今年的春晚小品《真情永駐》引發了很大争議。
其中一句台詞說
丈夫反過來就是‘付賬’
引出昨天一條熱門微博,轉發上萬:
該微博說:
【丈夫反過來就是付賬?——錯,丈夫并不是家庭主要收入貢獻來源】根據2014年經濟學人智庫聯合發布首份亞洲女性網購調研報告結果顯示,91%的城市女性是家庭收入的來源之一,僅有1%的丈夫是掙錢養家的人,哪怕丈夫是主要家庭收入來源的比例也僅占11%,甚至有8%的女性是家庭中唯一掙錢的角色
還給出了數據餅圖:
移除
盡管這條微博深受女性好評,但我第一反應仍然是難以置信。
疑問
這真的符合中國現實嗎?
一般提到我國男女不平等問題時,有一些重要的現象,比如:
女性求職時被排斥;
女性因生育、哺乳和占用更多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而無法全力以赴工作,失去繼續升職和加薪的機會;
一些女性實際收入不高,但長期承擔更多家務勞動,而當遭遇家庭解體需要分割财産時,卻不被核算為家庭貢獻;
在面臨家暴、配偶出軌等問題時,相當比例的女性因經濟原因無法離婚,隻能忍氣吞聲(此處不包含因文化習慣造成的情況);
……
上面這些,雖然也有文化習俗、男女現實差異等複雜因素,但很大程度上,就是直接指向“收入占比低”。
如果按照那條微博所說,全靠女性賺錢養家的比例都已經是全靠男性賺錢養家的8倍了,那我懷疑我國不僅已經一舉解決了女性受歧視問題,還大踏步地走向另一端,開始歧視男性了吧?
另外,那個餅圖的分項方式讓人難以理解:
【與配偶共同賺錢養家】占62%,【有收入但配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占11%。
按說,【與配偶共同賺錢養家】應該有三種情況:女性是主要來源,配偶是主要來源,雙方大緻接近。
也就是說, 【有收入但配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應該包含在 【與配偶共同賺錢養家】 中。
但在餅圖中,這兩者竟然是并列關系?
這是否意味着那11%被算了兩遍?那這數據還有說服力麼?
總之,這份報告的分項設置有問題;結果也讓人很難相信。
出于上述兩條疑問,我去查了原po給出的數據來源“2014年經濟學人智庫聯合發布首份亞洲女性網購調研報告”,這份報告的名稱叫做《崛起中的亞洲女性網購力量》。
溯源
移除
我看了這份報告,發現:
1.該報告的樣本量恐怕過于小
分析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一共5個國家的城市女性狀況,才5500名女性?
我高度懷疑這個樣本量的覆蓋程度。
2.它并不是針對女性收入的調查報告
它的主題是“網購”,裡面大量篇幅在講“零售性質的轉變”“女性購物”“全球購VS本地購”“零售業未來前景”……女性收入的幾個數據隻是在很短的篇幅中被一帶而過,也沒作說明。
3.該報告由唯品會委托,經濟學人撰寫,且大量展示網購數據,我懷疑唯品會的用戶是他們收集樣本的主要渠道
如果确實如此,那樣本隻反映了特定人群——比如隻是一二線城市女性中收入較高的女性群體,無法代表“中國内地城市女性”。
至于它的餅圖分項為什麼設置成那樣,我沒有找到說明。
中國女性的收入狀況
我們再參考一下其它來源的同類數據:
《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報告》是由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聯合實施的調查,它從1990年開始,每10年公布一期。最新一期(第三期)顯示:
城鎮在業女性的年均勞動收入隻有男性的67.3%。
請注意,這還隻是在業女性,如果算上不在業女性,這個收入比例還會更低。
再請注意,不在業的女性≠不勞動的女性。事實上,不在業女性中,有40.5%是在家料理家務,而家務是“無酬勞動”,我國女性所承擔的家務是男性的2-3倍。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很多女性承擔了大量的家務勞動,但不被核算為家庭貢獻,沒有保障。
另外,《Marriage, Parenthood, and Labor Outcomes for Women and Men》中提到,我國城鎮已婚女性收入,比城鎮已婚男性要低35%。
其中還提到一個現象:對于男性來說,無論城鄉,已婚男性收入要高于未婚男性;但對女性來說,無論城鄉,已婚女性收入卻顯著低于未婚女性,其中城鎮已婚女性收入要比城鎮單身女性低19%。
這也是我前面說的,女性婚後因生育、哺乳、陪伴孩子、做家務等,無法全力以赴工作,收入和競争力在下降。
綜合上述數據,大家覺得,那條微博及餅圖中所暗示的,中國内地城市女性在家庭收入來源方面高達8倍的絕對優勢,真的有可能存在?
除此以外,還有:
女性收入普遍低于男性,收入越高的群體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越少。
在城市低收入組中,女性占59.8%;而在高收入組中,女性僅占30.9%。
移除
過去經濟高速發展的20年中,1990年,城鎮在業女性的收入為男性的77.5%;1999年,降為70.1%;2010年,繼續降為67.3%。
在經濟增速中,男女的紅利卻不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在繼續擴大。在經濟增長的浪潮中,女性總體上被遠遠甩到了男性身後。
移除
另外,女性有房産者的比例僅有37.9%(包括與配偶聯名),男性為67.1%;已婚女性中自己名下有房産的隻有13.2%,男性為51.7%。
高層人才中,有80.5%的一把手是男性,有20.4%的單位中整個領導班子中沒有一個女性。
……
請注意,這些還隻是經濟收入方面,還有受教育、健康保障、政治參與、法律保障、觀念認知等其它方面,同樣反映了性别不平等。
再請注意,這還隻是城鎮女性的數據,事實上農村女性的現狀更加糟糕。
這才是我國女性的收入現狀。
它絲毫沒有“高8倍”的樂觀。
我看了下那條微博的評論中,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女性似乎認為:男女不平等的體現,就在于女性被迫去賺更多錢養家?
這個想法,怎麼說呢,有點太“小可愛”了。
最後想說
我在微博上,常被認為是女權主義者,當然也有更難聽的稱呼,大家都清楚,我也不想重複。
當我跟别人産生觀點沖突時,如果對方想攻擊我,他多半會首先從我的女性身份入手,這似乎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法寶"。
從我對現實的觀察,以及我自身的立場而言,我确實更願意為目前正在承受不平等的女性發聲,這也無需掩飾。
有的人說,在網上為女性呼籲的,都是不做實事的嘴炮黨。
我個人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
性别歧視不僅表現為具體行為,還滲透在社會觀念的最深處。
做實事重要,傳播觀念難道不重要?如果都不去傳播觀念,誰會憑空意識到這些就是我應該做的?
我自己,可以說是女性受教育、争取就業、參與社會競争的受益者。但這些動力不是憑空産生的,我要感謝那些從小到大跟我講這些道理、鼓勵我前行的人們。
所以,我支持更多女性去勇敢地公開表達、矢志不移地争取。
但是,這也正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因為我同時也希望,這種呼籲,是用紮實的數據,有說服力的證據,能看到女性真實的現狀,和隐匿的症結。
大臉撐在小胸上
分享知識、視角、熱情
dlczxxs
微博ID:@大臉撐在小胸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載請聯系後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