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守初心持恒心強信心分析

守初心持恒心強信心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1:52:35

紅網時刻通訊員 何思婷 何宗旺 袁柏赟 郴州報道

郴州市安仁縣向西的深丘裡藏着一個精緻的村落——大塘村,過去的4年裡,大塘村充分盤活千餘畝土地資源,挖掘村民養殖潛能,逐步發展産業規模化實現村民增收緻富。

“ 95後”的退伍小夥唐凱是大塘村的水蛭養殖開荒者。作為土生土長的大塘村人,2017年,唐凱退伍後被安排在村裡主持扶貧工作,帶着特屬于年輕味道的意氣風發,他立志要為大塘村開辟出一條與衆不同的緻富路。

守初心持恒心強信心分析(唐凱信念堅定蛭)1

唐凱與他的水蛭養殖。

在一次與戰友電話中,水蛭第一次進入了他的視野,追問後得知養殖技術要求高但利潤可觀,敏銳的他意識到這個項目有市場前景。當他做好功課滿懷期待向村民們推廣時,卻被一盆盆“沒錢”“不懂”“不敢”各種理由的冷水澆滅,沒有村民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理解卻也很無奈,他不忍放棄剛燃起來的希望,要摸索出村民緻富路隻能自己當“先頭兵”開路,經過無數次心理鬥争毅然辭去村裡職務,專心到江蘇拜師學藝。

可是,在當時的水蛭養殖市場,并不是物以稀為貴,而是物以“需”為貴,擁有一技之長的養殖人是不願分享技藝造成養殖規模群的壯大,從而擡高水蛭種苗的價格。目标堅定的唐凱隻能以務工打雜為名進入各大養殖場,從零開始學習,偷偷觀察着水蛭養殖過程,從水蛭生長的溫濕度、飼料喂養、品種選擇等一點一滴的積累經驗。

守初心持恒心強信心分析(唐凱信念堅定蛭)2

唐凱養殖的水蛭。

功夫不負有心人,學有小成的唐凱回到大塘村後,把自己的積蓄和退伍費全部投資到水蛭養殖,沒有給自己留任何退路。經過小規模試驗後,唐凱正式走出了水蛭養殖的第一步,然而創業路上總有突如其來的絆腳石。搭建好的大棚遭遇偷工減料,幾場暴雨一下,三座連棟大棚均遭到嚴重的損壞,一時之間唐凱陷入了迷茫,他投入的60萬血本無歸,消沉的他為了逃避現狀南下廣州打工。

當時的大塘村正面臨着集體經濟發展困難,種糧效益比較低,農民棄耕較多的情況。村支書唐明亮聽說水蛭養殖這個項目現狀後,對像唐凱這類具有技術的年輕人半途而廢覺得十分惋惜,多次緻電唐凱鼓勵他回鄉繼續養殖事業,并個人出資借給他4萬元保障養殖,幫助他重拾信心,同時召開村支兩委會議研究試養4畝水蛭。

抓住了村裡幫扶政策這根“救命稻草”,解決了大棚基礎建設問題的唐凱重振旗鼓,想法設法提高自己的養殖技術,上網查資料,買書看方法,一頭鑽進養殖場日夜琢磨。

守初心持恒心強信心分析(唐凱信念堅定蛭)3

唐凱的水蛭養殖大棚。

與此同時,依靠唐凱技術支持試養的四畝水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評估出經濟效益的唐明亮,決定抓住相關部門重視農村經濟發展的機遇,申報項目資金50萬元,擴建10畝水蛭特種養殖基地以壯大村集體經濟。

不忘初心,志在人為。現如今,剛購置的20萬尾水蛭種苗正在大棚内蟄伏着,到明年的十月,将全部“變現”。唐凱從一無所知的技術小白到已為人師的技術大拿,大塘村從白紙一張的集體經濟空心村到如今藥蓮、黑山羊、泥鳅、水蛭各項特色産業“百花齊放”,時間将是化繭成蝶蛻變的最佳見證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