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清明前一天,可能人們對于清明的認知超過了寒食節,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寒食節竟然還是個節,更不用說知道它的來曆了。而我也是其中之一,今年寒食節的時候,媽媽給我發信息說了,我還納悶不是清明節麼,後來查了查,原來是我無知了。
其實寒食節的來曆與介子推有關,可能大家對介子推并不熟悉,但是應該都聽說過介子推自焚是這個典故。不要着急說沒有,可能看完之後你就會回憶起來:哦,原來這個就是介子推自焚的故事啊!
我們都知道晉文公重耳曾經遭陷害被迫逃出晉國,在外流亡了好多年才得以保全性命,當時有很多大臣願意追随他,一起踏上了流亡之路。後來重耳得到機會返回晉國即位後,對跟随他流亡的文武大臣分别封官賜賞,功勞大的封采邑,功勞小的也尊爵位,可偏偏忘掉了一個人,這人就是介子推。
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間就一直跟随着重耳。當年重耳流亡路經衛國時,餓得實在受不住了,又找不到吃的,介子推便忍痛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煮湯吃。功勞這樣大的人,重耳怎麼會給忘記了呢?
原來,介子推在和重耳一塊回到晉國都城绛都後,隻朝見過一次重耳,從此以後便托病在家,編織草鞋,伺候老母。重耳封賞功臣時,别人都整天纏着重耳争賞賜,介子推卻躲得遠遠的。
他母親知道這個消息後,曾勸他去見做了國君的重耳,介子推厭惡争功奪祿,他對母親說: " 晉文公得晉,是上天的意思。現在有的人争權奪利,真不知羞恥。我不敢貪天之功為已有,既不想官,又不想利,去見他幹什麼呢?我甘願終身編織草鞋,奉養老母。"母親見兒子态度這樣堅決,品德這樣高尚,便不再說什麼了。母子二人商量了一下,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親上了綿山,發誓終身隐居此地,再不出山。
後來,重耳經人提醒,想起了介子推,就派人四處尋找。得悉介子推在綿山隐居後,又親自帶人上綿山尋找。許多人找了好幾天也沒發現一點兒蹤影。于是,有人建議用放火燒山的辦法把介子推引出來,重耳采納了這個建議,下令放火燒山。但介子推和他母親始終沒有出來。火滅後才發現他們母子二人死在一棵大樹下,重耳十分傷感,下令在綿山為介子推建立祠廟,并傳旨:把綿山之田收來的錢糧,統統作為介子推的供祭之用。
燒山那天,正是農曆清明節前一天。後來,老百姓為了思念介子推,因為介子推被火燒死,所以在這一天嚴禁煙火,嚴禁煙火的結果就是隻能吃生冷食物。久而久之,相沿成俗,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介子推的行為,你不願争功奪祿推辭掉便好,根本沒有必要去什麼深山老林,還帶着年邁的母親。就算你發誓不出山了,但是火都燒過來了,你還不離開,最後跟母親一塊死在了這場大火裡,實在是太傻了。所以說,有時候偉人的心思你别猜,猜來猜去還是猜不明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