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3:48:36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會有自己的壞情緒和小脾氣。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被孩子表面的情緒所影響,而是透過表面看到背後孩子的需求,幫助他們建立應對情緒的能力。

下面列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兒童負面情緒和行為表現,并給出簡單的對應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脾氣大
  • 表現:

稍不順心就大哭大叫、大吵大鬧,甚至會摔東西、在地上打滾,不聽家長的勸說。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兒童常見的5種不當行為成因及建議)1

  • 原因:

①自我意識發展

孩子在2、3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他會想嘗試和探索任何事物,從而建立自己與環境的聯系,形成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常會跟家長對着幹,十分叛逆。

②語言表達能力弱

當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以闡述自己的想法時,就可能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尤其是遇到負面情緒時,孩子并不認識這個情緒,且不知道處理,于是就出現地上打滾等行為。

③家長過分寵愛

對孩子性格影響最大的,就是家長的教養方法了。

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環境中,那肯定一有不順心,他就會用各種行為來試探你的底線,變得脾氣暴躁、不好約束。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兒童常見的5種不當行為成因及建議)2

  • 建議:
  • 不過分限制孩子的行為,讓他自由探索
  • 多交流,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提高語言表達。
  • 不過分寵愛孩子,做到嚴慈并濟
  •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帶着情緒跟孩子交流等。
好勝心強
  • 表現:

嫉妒心強,凡事都要争第一,不能接受失敗,容易情緒化,常耍小性子

  • 原因:

①競争意識的來源

孩子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水平後,會在有意無意的橫向比較中,确認自己的本事和價值。

這是競争意識的來源,也是孩子自我認知發展的必然階段,家長需要正确對待。

②家長無意間的暗示

比如孩子考第一就有獎勵,成績落後就生氣之類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爸爸隻喜歡優秀的我”的觀念,從而産生嫉妒心理。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兒童常見的5種不當行為成因及建議)3

  • 建議:
  • 利用兒童自我意識發展,引導孩子正确對待輸赢,要明白有時候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 制造機會讓孩子體驗勝利和失敗,讓孩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陪孩子慢慢發現自己的優點。
  • 小學一二年級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同時孩子嘗試各種興趣活動,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愛打人、咬人
  • 表現:

動不動就打人、咬人,脾氣暴躁,甚至毫無緣由就想跟别人“動手”。

  • 原因:

①缺乏社交能力

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跟别人之前的矛盾,不清楚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就會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動手,來解決問題。

②觸覺敏感

觸覺可以幫助孩子評估環境與自己的關系,從而正确地保護自己。當觸覺敏感時,孩子就會過分感知潛在的危險

比如他人離自己稍微近一點,就感覺不舒服,就順手想要反擊,來保護自己。但這并非惡意,而是出于孩子觸覺發展的需要。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兒童常見的5種不當行為成因及建議)4

③教養方式不當

如果家庭中有暴力的教育方式,那孩子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影響。

一方面,孩子也會用這種方式處理問題;另一方面,當孩子受到暴力的教育後,他可能會把不良情緒宣洩到他人的身上,從而影響人際交往。

  • 建議:
  • 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堅決不能做“暴力型家長”。
  • 對3歲以内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多擁抱和及時回應他,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注,從而建立完善的母嬰依戀關系。
  • 利用孩子的模仿心理,家長以身作則,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說不知輕重的“狠話”
  • 表現:

喜歡說一些很厲害、很難聽的話,比如“我要把你從樓上踢下去”、“你真是個大笨蛋”、“我要掐死你”之類的。

  • 原因:

①詛咒敏感期

3~5歲的孩子,經常會出現說髒話的情況,這是因為他處于“詛咒敏感期”,家長無需過分制止,你反應越強烈,他反而更覺得有趣。

②較強的模仿能力

6歲之前的孩子,都會有很強的模仿能力,這也是孩子性格習慣和行為方式的來源之一。

所以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什麼樣的家長,你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兒童常見的5種不當行為成因及建議)5

  • 建議:
  • 不要過分強調“不許說髒話”,家長可以冷處理,當做沒聽見,千萬不能暴力制止,讓孩子不再有繼續的興趣和動力。
  • 家長做出示範模闆,孩子才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父母要保持情緒穩定,做到有原則、有禮貌,為孩子提供健康的語言環境。
好動不安、小動作多
  • 表現:

每天都精力滿滿,喜歡爬上爬下、跳來跳去,沒有閑着的時候。

  • 原因:

①活動時間不足

一般情況下,學齡前的孩子需要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對視覺發展、身體力量和感統能力的發展都有幫助。

如果每天孩子的精力不能得到足夠的釋放,那他就可能會表現出過分活躍的情況。

②前庭覺失調

還要注意,如果孩子的前庭抑制功能不足,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都會不經過濾進入孩子大腦,導緻大腦随意地給身體下達指令,外在就表現出動個不停、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了。

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兒童常見的5種不當行為成因及建議)6

  • 建議:
  • 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促進身體素質和感覺系統的發育。
  • 不要随意給孩子貼上“多動”的标簽,而是給他一個安全的活動環境,順應他的發展需求,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
  • 加強感統訓練,可以借助俯沖類、跳躍類、滑動類以及平衡類的遊戲方式,鍛煉孩子感統能力的發展,改善前庭發育不足的情況。

後續會介紹其他相關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歡迎大家的持續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