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攬月”的期望我們早已經實現,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已經陪伴地球46億年之久,對于月球的探測可以說是人類太空探索的首站。同時對于月球形成發展演化的研究,也利于科學家了解太陽系初期的一些秘密。
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短短的幾年内,NASA進行了密集的載人登月任務,前後共進行了七次,其中阿波羅13号出現故障未能完成載人登月,其餘六次載人登月共有12名宇航員踏上月球表面。如果再加上美國的無人探測器登月以及前蘇聯的無人探測器登月,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在月球正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月球背面沒有人去?
當然這樣說也許有些絕對,因為我國的嫦娥四号探測任務就是人類唯一月背軟着陸的探測器。月球分正反面,主要是因為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導緻隻有一面始終正對着地球,而另外一面背對着地球。月球的這兩面表觀上看差别比較明顯,月球正面平坦的月海較多,而月球背面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的撞擊坑。
正因為如此,要想在月球背面登陸難度就會更大一些,其中主要的一點就是通信不順暢,信号容易被阻隔。因此需要提前發射中繼星,用來傳遞信号。例如我國嫦娥四号的中繼星鵲橋号就是先于嫦娥四号發射,并且預先入軌搭設信号通路。
其實對于月球背面的特殊性,以及一些科幻作品的引導,很多人對于月背都有些恐懼和猜測,認為在月球背面有外星文明的基地,它們一直在監視者地球上的人類。當然這隻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月球背面也并不神秘,和正面相比隻不過要接受更多的天體撞擊。
嫦娥四号附近發現奇怪的“石碑”,玉兔二号已經前往探測
中國探月工程分“繞、落、回”三步走,2020年末嫦娥五号完成了登月并且從月球上取回月岩和月壤樣本,中國探月工程三個小步驟都已經完成,未來可能還要進行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設。嫦娥五号的探測任務複雜但是持續時間短,從地球上發射到月球取樣本再返回,前後共經曆了23天。
而它的“姐姐”嫦娥四号2018年發射登月,到今天已經快要800天,它仍在執行探測任務。嫦娥四号任務結構較多,包括中繼星鵲橋号、着陸器以及月球車,目前三者都在正常運行。尤其是玉兔二号月球車設計壽命是三個月,但目前仍在運行,兩年多在月面上行駛距離已經超過650米。
有的朋友可能感覺這個距離有點近,實際上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行進速度本來就很慢,并且還要走走停停。月球上同樣有晝夜交替,大約各14天。由于月球晝夜溫差極大,可以達到三百攝氏度,月夜溫度太低,玉兔二号隻能休眠來躲過嚴寒,同樣如果月晝溫度過高還要擇機進行“午休”。2月19日嫦娥四号着陸器和玉兔二号完成第27月晝的探索工作,相繼進入休眠狀态。
在這個月晝的工作期間玉兔二号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石碑”,類似一個三角錐狀的物體,它突兀地出現在玉兔二号前方。科學家借助玉兔二号攜帶的可見光和近紅外成像光譜儀(VNIS),對這個物體進行遠距離掃描研究,發現這個物體表面棱角細紋較多,并且比周圍的岩石要更加年輕。
科學家推斷這個類似于小石碑的“三角錐狀”物體可能來自于月球之外,或者是其它區域的岩石飛到這裡形成。
雖然月球上接近于絕對真空,沒有風的形成,但是在熱循環以及大量微隕石顆粒的打磨下,露出月面的岩石都比較圓潤,就像是被“盤”過一樣。而此次發現的這個伸出月面的岩石,表面上尚有棱角。科學家認為它的形成曆史比較短,大概率是隕石撞擊月球的碎片飛過來留在此處。
目前玉兔二号已經進入休眠,待第28月晝到來,它将前往進行近距離的觀察研究。
說在最後玉兔二号所在的位置是月球背面南極附近的一個古老撞擊坑,對這裡的研究有利于科學家了解月球的演化史,進而了解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一些秘密。玉兔二号的旅途尚未結束,期待未來它有更多的科學發現。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