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五年(前356年),商鞅出任秦國左庶長并前面負責秦國國政,偉大的“商鞅變法”就此拉開大幕。“左庶長”這個官職也因為商鞅變法而成為如今曆史愛好者最熟悉的秦國官名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秦國曆史上除了商鞅之外還有一位著名的大人物曾經當過左庶長,這就是被稱為“人屠”的武安君白起。那麼商鞅當過的“左庶長”和白起當過的“左庶長”有什麼區别呢?
由于各種原因,春秋到戰國初期的秦國官制與中原諸侯有很大的不同。“庶長”即“庶民之長”,也就是大官的意思。因為秦國在春秋時隻有四個庶長,所以左庶長是核心大官(宰相)。
在商鞅變法時,左庶長是秦國除了國君之外權力最大的人,這也是商鞅能夠全面推行變法的權力基礎。不過左庶長依然還是春秋官爵合一的落後制度,商鞅執政後不久便進行官爵分離的改革。
商鞅變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建立與實權官職分離的軍功爵,左庶長在軍功爵中是第十等級爵位。不過商鞅終生沒有讓徹底完成官爵分離,他本人也是以左庶長(後為大良造)的爵位執政的。
商鞅去世後,秦惠文王在商君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官爵分離,參考中原諸侯建立相制。左庶長在秦惠文王時期逐漸成為沒有實權的爵位,而秦國的軍政大權則轉移到以将相為核心的官僚體系手中。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左庶長白起率兵進攻韓國,這也是“人屠”白起第一次在史書記載中出現。而此時的左庶長完全是個爵位名稱,實際權力和影響遠不如商鞅擔任的左庶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