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類似于貼吧、豆瓣這樣的社區,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都是以圈子化的方式管理的。關于這類圈子化社區,他們都有不同的主題,主題更大,意味着用戶更多,内容更多,更活躍,圈主的收益更多,成就感更高。本文對此展開分析,一起來看看。
“深圳圈”和“深圳幼兒圈”,如果讓我們當圈主,我們該選哪個?
多數人應該會選擇“深圳圈”吧。
“深圳圈”比“深圳幼兒圈”主題更大。
主題更大,意味着用戶更多,内容更多,更活躍,圈主的收益更多,成就感更高。
但是,主題越大,用戶獲得有效内容的成本越高,當成本超過了内容的價值,用戶會減少進圈的次數,甚至退出圈子,引發圈子内容減少,活躍度降低,用戶繼續流失的惡性循環。
用戶成本主要是操作成本(主要是劃屏)和時間成本。
操作成本:獲取有效信息,需要的劃屏次數。
時間成本:獲取有效信息,需要的時間。
- 當成本/價值的比值越來越大時,用戶會減少進圈次數;
- 當價值<成本時,用戶将會離開圈子,隻有當價值≥成本時,用戶才會留在圈内;
- 當在其他的圈子獲得同等價值,但成本更低時,用戶會選擇其他圈子。
主題上限的計算方法:
圈子的價值,簡單地理解為圈内用戶感興趣話題出現的幾率,出現的越多,價值越高。一個主題可以包含很多個話題,出于簡便計算,假設圈内每個話題下面的内容數量是一樣的,那麼單個話題出現的幾率就是=單個話題/總話題。
舉個例子,“電影圈”,主題是電影,話題包含:愛情片、科幻片、犯罪片、喜劇片等15個,假設每個話題包含的内容是一樣多的,也就是圈内愛情片的帖子數量=科幻片的帖子數量=犯罪片的帖子數量,愛情片話題出現的幾率=1/15。真實的占比數據不是這樣,可以在運營中統計出來,或者通過一些電影數據預估出來。
符合圈子主題的話題有a個元素,主題越大,a越大;
用戶在某個圈内感興趣的話題有β個;
用戶能接受的劃屏次數上限,為c次,這個數據是可以測算出來的;
用戶能接受的時間成本上限,為d秒,這個數據是可以測算出來的;
每個屏幕顯示m條帖子,這個數據是可以測算出來的;
用戶浏覽每條帖子需要n秒,這個數據是可以測算出來的;
用戶感興趣内容出現的比例=β/a,用戶需要浏覽a/β條帖子才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帖子,需要的劃屏次數=a/(βm),需要的時間=(an)/β。
隻有當a/(βm)≤c,且(an)/β≤d時,用戶會留下來,
解得a/β≤cm,a/β≤d/n,
其中a是未知的,隻和用戶有關。在一定時間段内,多數圈子的β是可以統計出來的。
假設m=2,n=2,c=20,d=60秒,
求得a/β≤40,a/β≤30,
隻有a/β≤30時,價值≥成本,用戶不會離開。30是一個很大的數值了,用戶在圈内遇到1條感興趣的帖子,需要浏覽30條帖子,真實的數值應該比這個小。
我們再來看“深圳圈”和“深圳幼兒圈”:
“深圳圈”的主題是深圳,話題包含發生在深圳的事,或者深圳人關心的事。
話題可以是職場吐槽、孩子教育、信息咨詢、深圳租房、健康養生、深圳景區、深圳資訊、政務政策、深圳高校、深圳美食、深圳運動隊、深圳活動、深圳交友、深圳交通、深圳物價、深圳買房等。職場吐槽包含不同行業、工種、公司等,吐槽的内容可以是收入、工作、人際關系。孩子教育包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又分幼兒園、小學、初中等。深圳景區又包含免費的、付費的,場景又分海邊、山丘、公園等。“深圳圈”可包含的話題是非常廣泛的,“深圳圈”的a/β大概率是大于30的。
“深圳幼兒圈”,主題是幼兒,話題是和幼兒相關就可以,可以是幼兒飲食、幼兒服飾、幼兒教育、幼兒健康、幼兒玩具、幼兒運動、幼兒成長日記等。
飲食包含奶粉、米飯、葷素;服飾包含衣服、褲子、鞋子等。圍繞幼兒展開的話題,對于圈内成員(主要是幼兒父母)而言,是比較有價值的,且即便和自己孩子無關的内容,成員也不太排斥,對于1歲孩子的父母,關于3歲孩子的内容,是他們以後要遇到的,他們應該會不會排斥;對于3歲孩子的父母,關于1歲孩子的内容,是他們以前經曆過的,非常熟悉的。“深圳幼兒圈”的a/β大概率是遠小于30的。
邏輯推導得知:“深圳圈”的成員會慢慢退圈,“深圳幼兒圈”的成員能留在圈内。
常見的錯誤:
主題過大的圈子,很常見,主要分兩類:
地區圈:主要是縣級以上的城市圈,尤其是大城市,如“深圳圈”、“北京圈”、“成都圈”;
年齡圈:以年齡劃圈,如:“90後圈”、“中年人圈”、“我生于2000年圈”;
性别圈:以性别劃圈,如“女生圈”、“男生圈”。
超大類圈:裡面的内容,有些是毫無關聯,用戶對這些内容的消化模式很不一樣,如“生活圈”、“職場圈”、“運動圈”。生活是一個極其豐富的主題,吃喝是生活,妝扮是生活,旅行是生活,甚至工作也是生活,這四個是沒有明顯關聯的小主題。
大類圈:裡面内容關聯性有,但明顯趣味不一樣。如“電影圈”、“動漫圈”、“小說圈”。電影有科幻、愛情、喜劇、恐怖、犯罪、戰争等,這些是明顯不一樣的趣味。
針對以上兩類圈子産生的主題過大的問題,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組合,一是分解。
- 組合:特性(地理,年齡,性别) 明确小主題,如“成都玄幻小說迷”、“90後曆史愛好者”,“愛看美食劇的小姐妹”。
- 分解:将“職場圈”分解出“小學教師圈”、“醫生圈”、“銀行小桂圓圈”等。
将“電影圈”分解出“愛情片圈”、“愛情片 喜劇片圈”,“科幻片 犯罪片 愛情片圈”等。
以上是邏輯推導下的結論,具體情況是有一些差異的,有的大主題的圈子,話題會慢慢集中為少數幾個,比如年齡圈“00後圈”,大概率會成為以交友為核心主題的圈子。
再比如貼吧的城市吧,大城市的城市吧主要話題是工作(求職,招聘,記錄工作,舉報垃圾公司)、疫情、交友、約玩、租房、揭露騙子、信息求助等内容,話題也是集中成為少數話題。即使話題集中,大主題圈也是成為不了優質的圈子,會被更精準主題的圈子瓜分用戶。
人數小型化,主題精細化,這兩個運營技巧是相輔相成的,促進社區良性發展。
補充:
- 計算辦法簡化過,文中數據是假設的,真實的數據需要運營人員在運營過程中采集。
- 人數有上限,主題有上限,其實人數有下限,主題也有下限,後續的文章會寫明下限。
- 本文描寫的是主題,并不是圈子名字,圈子命名是有技巧,但涉及的因素不止主題,還有其他因素,後續的文章會寫明命名技巧。
本文由 @緩緩地前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