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夜如何其?
夜未央,
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
鸾聲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
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
鸾聲哕哕。
夜如何其?
夜鄉晨,
庭燎有輝。
君子至止,
言觀其旂。
夜色到了什麼時光?
夜色還早不見晨光,
看庭燎正燒得明亮。
大人仿佛已經到來,
好像車鈴的聲音锵锵作響。
夜色到了什麼時光?
夜色還早不見晨光,
看庭燎正燒得輝煌。
大人仿佛已經到來,
好像車鈴的聲音叮當作響。
夜色到了什麼時光?
夜色已經接近晨光,
看庭燎燃燒得正旺。
大人仿佛已經到來,
好像已看見龍旗飄揚。
茶水先生解讀:
這首詩之所以親切,全在“夜未央”三個字,如今我們形容夜色未盡,夜色深沉還是習慣用這三個字。而我們熟知的“未央宮”也說明“未央”二字是漢朝的流行語。“長生未央”、“長樂未央”、“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等文字大量出現在出土的漢代瓦當之中;銅鏡銘文中也有“長相思,毋相忘,常貴福,樂未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結心相思,毋見忘”等字樣,“未央”成為人們對平安、喜樂綿綿的祈福。
這一首《庭燎》能夠留下這樣三個字已經足夠善莫大焉,至于它所表達的含義就顯得并不那麼重要了。
從“夜未央”到“夜未艾”再到“夜鄉晨”,詩人的視角随着夜色一點點剝出晨曦,庭院之中燃燒着熊熊的火把,詩人在等待車的鸾鈴響起,在等待君子的到來。
君子到來,“言觀其旂”。旂是古代的九旗之一,上面繪有蛟龍,杆頭有鈴,是諸侯的儀仗。《周禮·春官·司常》中對于九旗有明确的記載:“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旜,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當年的九旗我們現在濃縮成兩個字“旌旗”了。
繪有蛟龍的大旗飄揚着,這顯然是朝堂之上的一次等待,來者是誰,等待的是何人,總之身居要職。從夜色深沉夜未央一直等到晨曦初露夜鄉晨,無疑是在贊美一種勤勉,無論是天子還是大臣,都以正面和積極的形象出現。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因為句式的變化歌頌的詩篇寫得這麼輕快自然,難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