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下三個村莊,據說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主戰場
秦玉龍/文
楊家将的故事家喻戶曉,楊門女将“十二寡婦征西”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
甘肅平涼民間傳說,二天門、三天門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之地,養子寨之名源于穆桂英在此生下楊文廣。可是,這些我們從演義、戲劇、評書、影視劇聽到、看到的人物和故事,到底有幾分真實?位于平涼城西的二天門、三天門、養子寨,與楊家将或楊門女将有無關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是否發生在平涼?
曆來,平涼文史研究者就這些疑問曾經撰文予以澄清,但基本上都是淺嘗辄止。筆者查閱了大量曆史典籍,從中尋找蛛絲馬迹,試圖一一打開這些問号,還原曆史真相。
位于平涼崆峒山下的二天門、三天門、養子寨,如今雖然隻是三個村莊的名稱,但在民間傳說中,這三個地名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據傳,北宋仁宗年間,宋、夏連年戰争,夏主李元昊向大宋下戰表,率兵進犯渭州(今平涼),在渭州城西擺下三道天門陣,誘宋軍深入,渭州城告急。渭州經略使差人星夜兼程,将戰書送往東京汴梁,仁宗皇帝龍顔大怒,下令調遣鎮守山西雁門關的楊家将前往渭州解圍。六郎延昭接诏後,帶領楊宗保及身懷六甲的兒媳穆桂英,率領三千精兵疾馳渭州。
到達渭州後,楊延昭帶兵駐紮在城内,老百姓殺豬宰羊,備酒夾道歡迎。楊延昭及楊宗保、穆桂英催馬來到西城,伫立城樓向西觀望,隻見黑壓壓的西夏兵馬,在城西十裡之内布下三道天門陣。一群夏兵夏将揮舞狼牙棒在城門下呐喊叫陣。楊宗保、穆桂英見狀,策馬持槍沖入敵陣與夏兵展開激烈的拼殺,楊延昭伫立城樓助陣,夏兵将一看穆桂英肩上的“穆”字令旗,目瞪口呆,幾經交戰,個個敗下陣去。霎時,布防嚴密的第一道天門陣被穆桂英殺出一道豁口,西夏兵馬退出天門陣敗逃,穆桂英破陣收兵回營。
翌日,又有夏兵在城下叫陣,穆桂英帶精兵良将出西門,策馬前往二天門迎敵破陣。隻幾個回合,便戰勝西夏将領,穆桂英持佛母紫金槍殺得夏兵陣腳大亂,鳴金收兵退回三天門。穆桂英見敵棄陣敗退,便衆将士乘勝追擊,夏軍敗兵如山倒,橫屍遍地,一舉大破天門陣。西夏殘兵敗将越過泾河,繞龍首山向三關口、瓦亭峽撤退。穆桂英策馬追擊至距泾河南岸一土寨時,忽覺腹中胎兒翻動,肚子一陣陣隐隐作痛,她勒馬前往寨中,在寨子一土墩上生下了兒子楊文廣。
楊延昭、楊宗保帶焦贊、孟良率兵馬追擊夏兵,夏主李元昊據守三關口天塹,屯兵瓦亭峽。楊家将大勝元昊于三關口,令焦贊、孟良屯兵修築安國鎮,欲與元昊展開決戰……
其實,這些傳說都是後世百姓對楊家将、穆桂英等英雄形象的崇拜而杜撰之,均無史料記載。更何況,穆桂英曆史上并無其人,是評書演義虛構人物。大破天門陣也是評書演義編造的故事,楊家将之中除了楊文廣之外,其他人都是在河北、山西一帶與遼國作戰,怎麼會穿越至六盤山或崆峒山下呢?
傳說是傳說,曆史是曆史。楊家将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但演義和史實有很大出入。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将傳》《楊家将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将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成為人人皆知的巾帼女英雄。
平涼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邸廣平表示,因為楊文廣曾在平涼、延安、慶陽一帶抗擊西夏多年,民間傳說把三關口、天門、養子寨演繹給楊家将,是有一定基礎的。另外,北宋時的渭州是宋王朝與西夏、吐蕃交戰的邊陲重鎮,疆域不甯,戰事不斷,人們長期遭受戰亂之苦,民不聊生,希望有楊家将和穆桂英這樣的大英雄來保家衛國,寄托着人們對和平安甯生活的美好願望。
平涼文史學者茹堅認為,平涼崆峒區的二天門、三天門之名,與道教名山崆峒山有關。養子寨緣何得名,無據可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