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裡的會議,一般分兩種——務虛和務實。
務實是為了推進事情的進展,務虛是為了推進信任和共識的進展。
兩者缺一不可,務實會議直接關系到結果的産出,而務虛會議則是為了降低團隊的協作成本和溝通成本。
特别是溝通的成本,一家公司最大的成本其實就是溝通的成本。
從财務角度來說,成本優勢可以說是一個公司最具核心競争力的優勢,那麼當溝通成本足夠低時,這個團隊背後的管理機制就會變成一個公司的核心競争力。
在所有核心競争力的打造中,管理機制的競争力是最難打造,也是最具競争力和生命力的。
特别在這個以人才為核心資源的21世紀。
那麼職場裡的溝通,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行動導向。
觀點的碰撞永遠沒有盡頭,一個人也永遠無法真正說服另一個人,就算是務虛的會議也隻是為了增加相互之間的信任,拉近心的距離。
但是隻要開始溝通,就是需要行動導向——我并不是為了讓你怎麼想,而是為了讓你怎麼做。
這一點也許你會很疑惑,因為很多領導為了不背鍋,總是喜歡模棱兩可,特别是在國企裡面。
那這種溝通不就是失敗了溝通了麼?模棱兩可的表達,怎麼行動導向?
沒錯,這樣的溝通方式的确成本太高,但是溝通的導向依然是行動導向——領導想要你去悟。
不管你悟到什麼,去做什麼,都是“行動”,為什麼在這種組織中,最會“揣摩上意”的人最快得到晉升?
因為這樣的人,和領導溝通起來效率更高,而且對于領導來說,模棱兩可既留下了事後甩鍋的借口,還能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達了,何不快哉?
當然,現在的團隊面臨的市場環境,早就不是那個怕犯錯的時代了,現在的市場環境,需要你不斷試錯,快速叠代,才能保持足夠的競争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職場裡的溝通就得回到高效率的行動導向上來。
那麼,如何做到高效率的行動導向呢?
隻要我們做到溝通的三個維度——目标感、開放性和建設性。
目标感最重要,我們的每一次溝通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基于行動導向的,發起溝通的人時刻注意,你想要讓對方怎麼做?
沒有目标的溝通,不僅會浪費大家的時間,而且容易飄來飄去,最後進入唠嗑閑聊模式。
有了清晰的目标,才會注意自己的語言,才會時不時回到主題上來,特别是在多人場景的讨論中。
開放性也很重要,職場中的傾聽,是達成共識的前提,你隻有知道對方的想法,才能更有效率的溝通,而開放性則是傾聽的過程中需要保持的心态。
不要急着否認對方,要先試着肯定對方是正确的,然後去找到對方的視角,或者立場,然後才能找到切入點,找到你們之間的共識。
開放性決定了你是否是一個好的傾聽者,也決定了你是否有勇氣不斷的革自己的命。
一顆開放的心态,是成長的前提,也是不斷進步的動力。
如果說開放性是你傾聽時需要保持的心态,那麼建設性則是你發言時需要保持的心态。
就像我平時寫文章,最怕自己老話重提,也怕自己千篇一律,因為對于讀者來說,沒有新的視角,沒有新的信息,沒有建設性的意見,我憑啥來看你的文章?
職場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很寶貴了,你占用對方時間時,如果沒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就是對對方生命的浪費。
而在基于行動導向的溝通中,這個“價值”就是對于這件事,這個行動本身的建設性意見。
你能否提出新的視角?你能否提出新的方案?你能否看到老的方案中需要優化的點?你是否能夠提供新的案例?
這些都是建設性。
所以,每一次職場的溝通,小到讨論一個方案,大到組織一次會議,都需要心中默念着三要素——目标感、開放性和建設性,然後優化自己。
這樣,你才能變成一個職場的溝通達人呀。
而我們需要明白,越是往上晉升,能力越是偏向于溝通和協調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