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VR一體機讓我們看到了無線化VR的潛力,那麼VR雲遊戲、雲VR則讓我們看到了提升VR一體機性能的前景。雲遊戲,顧名思義就是将計算放在雲端,好處支持廣泛的硬件終端,即使在手機上也能運行3A級PC遊戲。其原理是,在雲端服務器上運行遊戲内容,再通過網絡遠程串流到硬件終端上。
在市面上各種雲遊戲服務中,Shadow和PlutoSphere是兩款支持VR遊戲的常見方案,它們可允許你在Quest上運行PC VR遊戲,無需連接本地電腦。那麼不同的雲服務該如何選擇呢?近期,油管博主Cas and Chary VR對這兩款雲遊戲服務進行了測評,并對比它們的主要區别、優點、缺點和付費标準。
關鍵區别
整體來講,Shadow更專注于2D雲遊戲,VR遊戲是2020年新添加的功能,Quest客戶端應用還在測試階段(SideQuest)。相比之下,PlutoSphere是一個專注于XR串流的雲服務,其Quest應用已經在今年初登陸SideQuest。此外,PlutoSphere的虛拟電腦預裝了SteamVR,無需額外配置VR軟件。
性能表現
在默認設置下,Cas and Chary測試了Quest 2在72Hz模式運行VR遊戲的效果(包括《Beat Saber》、《Blade&Sorcery》、《Fracked》、《半衰期:愛莉克斯》)。
測試後發現,Shadow和PlutoSphere的運行效果、可玩性都足夠好。圖像質量方面,PlutoSphere明顯更清晰,而Shadow在串流是存在更多僞影。
然而,PlutoSphere在運行時更容易出現bug,甚至存在與部分遊戲的兼容性問題。Cas and Chary表示:可以在Shadow上更好的運行《半衰期:愛莉克斯》,而在PlutoSphere上運行這款遊戲效果不佳。
延遲方面,兩個服務都差不多,運行慢節奏遊戲的效果會更好。
計費标準
Shadow:30美元/月無限制使用,包含256GB永久存儲。
PlutoSphere:按小時付費,每小時價格約2美元,使用代币支付,批量購買代币有優惠。永久存儲按月計費,128GB存儲空間每月9.99美元。
兼容設備和地區
Shadow:支持Windows、macOS、Ubuntu、Android、AndroidTV和iOS/tvOS系統,不支持網頁端,需要下載應用。支持的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比利時、法國、德國、瑞士、盧森堡和荷蘭。支持Quest 1&2。
PlutoSphere:支持網頁端運行,因此不管是安卓、iOS、HoloLens 2等設備都可兼容,不久後還将推出Windows原生軟件。PlutoSphere的服務器基于AWS,因此覆蓋面足夠廣,理論上延遲足夠低。隻要附近的服務器可想你發送小于100毫秒的Ping信号,就可以連接。支持Quest 1&2。
網絡最低要求
Shadow:下載速度至少50Mbps、5Ghz WiFi、ping信号低于20毫秒。
PlutoSphere:下載速度至少50Mbps、5Ghz WiFi(推薦WiFi 6)、ping信号低于100毫秒。
雲主機配置
Shadow:
PlutoSphere:
設置對比
Shadow:初始設置步驟少,包括從SideQuest安裝客戶端,然後在VR中啟動即可。
PlutoSphere:初始設置步驟更多,設置完成後需要先訪問設備的儀表闆來啟動服務,這将需要10到15分鐘。然後還需要在虛拟PC上啟動SteamVR,才能在Quest上運行。
總結
Cas and Chary認為,Shadow的整體性能更好,軟件更易于使用,而且問題少,可快速運行PC VR遊戲。而PlutoSphere的串流質量更好,不過僅限于支持的VR遊戲。
此外,玩家可以根據玩VR遊戲的時長,以及想玩的遊戲去進行選擇。就目前來講,Shadow的性價比更高,未來PlutoSphere還需要進一步修複和優化。
總之,雲VR遊戲雖然并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但它已經開始嶄露頭角,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潛力。參考:RoadtoVR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