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科技大學大一班學生名單?【學風傳承行動】炎炎夏日裡,幾名戴着草帽的年輕人,鞋上全是泥巴,頭上滿是汗水,穿梭在農場裡他們正在開展澳洲堅果種植技術試驗,并記錄分析數據,為農戶進行技術答疑……,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廣西科技大學大一班學生名單?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學風傳承行動】
炎炎夏日裡,幾名戴着草帽的年輕人,鞋上全是泥巴,頭上滿是汗水,穿梭在農場裡。他們正在開展澳洲堅果種植技術試驗,并記錄分析數據,為農戶進行技術答疑……
這是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裡的日常圖景。為推動當地澳洲堅果産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6月,廣西大學成立了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該科技小院是建立在農村生産一線,集農業科技創新、示範推廣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基層科技服務平台。目前,廣西大學已建設19個科技小院。該校師生在科技小院中傳承“勤懇樸誠,厚學緻新”的校風校訓,助力鄉村振興。
傳承學風要“走到田野裡”
目前,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入駐了來自廣西大學農學院的陳貞潔、廖世明和廣西大學林學院的魯進韬3位研究生,并由廣西大學薛進軍、羅獻寶和胡平3位老師共同指導。
薛進軍尤為重視實踐對學生成長的作用,在指導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裡的研究生開展試驗時,他常常鼓勵學生不要怕吃苦,更不要怕失敗,要放開手腳進行實踐。談到培養學生的方法時,他表示:“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到田野裡,隻有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成長。”
近年來,廣西大學着力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把實踐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老師的指導下,入駐科技小院的學生們逐漸适應了艱苦的條件,将廣闊的田野視作追逐科研夢想和實現理想目标的舞台。
陳貞潔在入駐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的第一天,就在她的工作日志中寫道:“我接觸澳洲堅果時間尚短,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基地實踐是學習農藝技術最好的課堂。”廖世明表示,在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的工作經曆使他更能吃苦,也更細心了。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們已對十幾個種植區的情況了如指掌,甚至能記住一棵因速衰病壞死的果樹的具體位置。為了回答農戶關于種植技術的疑問,他們查閱資料、詢問老師,筆記本上的試驗數據記了一頁又一頁……在堅果園裡,這群年輕學子不怕辛苦,踏實肯幹,傳承弘揚着廣西大學“勤懇樸誠,厚學緻新”的校訓精神。
優良學風助力鄉村振興
1932年,廣西大學首任校長馬君武在為《廣西大學校歌》作詞時提出“保衛中華,發達廣西”的辦學宗旨。9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西大人傳承發揚這一宗旨,為建設廣西奉獻力量。
據介紹,科技小院是西大人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前沿陣地,也成為西大人理論結合實踐、發揚傳承求真務實學風的有效平台。通過專家團隊進駐和科技人員(研究生)常年駐紮相結合的方式,科技小院不僅提升了學生個人的科研水平,還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不少實際生産難題,為地方建設添磚加瓦,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扶綏夏果種植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助理何偉給予科技小院高度評價,他認為,入駐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的老師和學生所開展的十餘項技術試驗,幫助公司解決了技術難題,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據悉,2021年,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面向種植戶、學校、企業以及政府人員,共開展了152期線下培訓,培訓人次達5900人,為扶綏縣43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村的100畝澳洲堅果示範園提供技術服務。憑借着良好的澳洲堅果技術研發與推廣工作,廣西扶綏堅果科技小院獲得了2021年度“中國農技協十佳科技小院”榮譽稱号。
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老師與學生們奔赴農業生産一線,将生産實踐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展現出潛心鑽研、求真務實的學風。(實習記者 孫瑜 通訊 員 黃家池 黃海珠)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