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5日就是傳統的七夕佳節了。巧的是,今年的七夕正趕上出伏頭一天。炎炎暑氣散去,不妨體會一下“天階月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佳節正出伏
過去,人們判斷暑氣結束有兩個重要節點,一個是處暑,一個是出伏。今年的三伏天,初伏始于7月16日,末伏終于8月24日,8月25日出伏。出伏了,炎炎暑氣算是消散了。今年出伏這一天,正趕上七夕佳節。
北京古觀象台王玉民說,七夕這天正好出伏,這是巧遇。他解釋,七夕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一般都是落在公曆的8月份。今年是農曆的“閏年”,多出了一個“閏四月”,從陽曆5月23日開始至6月20日才結束。正是因為7月前插進了一個月,所以七夕的日子比較靠後。實際上,多數七夕都落在出伏前。
處暑每年公曆日期大緻是固定的,在8月23日左右。所以“處暑過後七夕到”是今年的情況,往年可不一定。“晚七夕會在處暑後,早七夕會在立秋前。”
頭頂最亮的就是織女星
賞“牛郎織女”是七夕之夜的傳統。神話中,牛郎、織女兩人被分隔兩地,隻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時,天上的喜鵲化作鵲橋将銀河的兩岸連結起來,牛郎織女這對情人才能相會。這段故事其實就構成了夏季觀星最容易辨認的三顆亮星——“夏季大三角”,織女星(天琴座α星)、牛郎星(河鼓二、天鷹座α星)、天津四(天鵝座α星),分别代表着織女、牛郎,天津即“天上的渡口”,這裡可以理解為是鵲橋。
天文專家介紹,七夕夜月相接近上弦月,今年上弦月的具體時間是8月26日淩晨2點左右。25日天黑後,月亮位于天秤座和天蠍座交界處,接近半圓的月亮處在天空中的西南方,高度不高。
明亮的織女星位于頭頂附近,牛郎星在它的東南方。不過,由于月光的幹擾,他們之間的銀河很難被看到。“如果不認識織女星的話,七夕的晚上最好找。頭頂那顆最亮的星就是織女星”,王玉民說。
七夕這天怎麼“乞巧”?
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在過去也被稱為“乞巧節”。
“乞巧”是什麼意思呢?王玉民介紹,最早的“乞巧”方法是在七夕這天晚上,姑娘媳婦們都把瓜果擺在院子裡,第二天早起,如果發現有蜘蛛在上面結了網,說明“乞巧”成功,網織得越密,說明乞來的巧越多。
當時的人們還發明了乞巧專用的“乞巧針”,上頭一共7個針眼兒。當夜,女子如果可以就着朦胧的月光,将彩色絲線來回穿過7個針眼兒,就算乞到巧了。
“乞巧節”這天還有一種幾乎已被遺忘的傳統食物——“巧果”。将油、面、糖、蜜等配料加入面和水,揉成面團,制作成各型各色的巧果,油炸或焙烤而成,典型的巧果有7個花瓣。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樂琪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王夢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