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道,美國4所大學的聯合調查發現,阿裡巴巴集團購物平台上的賣家刷單行為屢禁不止,有1.1萬家淘寶賣家雇人刷單。另外,在被确認進行虛假交易的4109個淘寶賣家中,隻有2.2%被發現和處罰。截至到2014年,淘寶賣家約有九百萬,交易額達11720億人民币。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分析稱,在互聯網上刷效果的企業在中國不下百家,這類型企業除了能刷網站排名之外,百度指數、網店交易額、APP下載量和評論、新媒體賬号粉絲閱讀量等等都可以進行“人造”。
所謂刷單,是通過虛假行為來刷高數據,是一種欺騙性質的營銷手段。在百度上搜索關鍵詞“刷單”,就會出現“刷單兼職、刷單流程、刷單教程、刷單軟件、刷單技巧等内容,一條刷單産業鍊已經形成。我國目前從事刷單工作的人員有近百萬,他們或隐藏在YY、QT這些平台後面準備随時解散走人,或和普通白領一樣專業從事刷單工作。一個刷單公司的老闆對記者說:“這個行業非常好做,小公司一年盈利百萬很輕松。”為什麼能“刷”出一個灰色帝國?“現在十店九刷,不刷不行了”一位電商無奈的表示。馬太效應可以揭示這種社會心理現象“任何一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産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進步。”
商城的腫瘤
“刷單确實能給初級賣家帶來一系列好處”一位淘寶賣家表示:“淘寶商城上的活動都要求有一定銷量的店才能參加,銷售=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店鋪即使已經有流量了,但是轉化率很低,也沒有辦法參加活動。刷單可以迅速提升寶貝銷量,刷高店鋪信譽。”知名電子商務專家李偉鋒向記者透露,淘寶上大型店鋪有60%的賣家有過刷信譽的經曆,産品質量和店鋪等級并沒有太直接的關系。調查發現,進行刷單的淘寶賣家店鋪排名上升速度是不刷單賣家的十倍,賣家一年經營的成果,靠刷單可以一天實現。
于是有錢的賣家刷大單,沒錢的隻能刷小單,刷單公司應運而生。諷刺的是在網上“誠信刷單”的廣告随處可見。所謂“誠信”就是從浏覽、下單、配送到消費者的姓名和地址,所有環節都是真的,幾乎無懈可擊,可以充分利用商城的運營規律不被發現。刷單公司聯手快遞公司,給賣家提供運單号和空包代付服務,價格在1-2元,後台有物流信息,信息精确到市,可提供底單查驗和申訴。店主隻需要支付一定的貨款和傭金,傭金标準根據商品的價格定,每單價格一般在5-15元。然後刷單公司請“刷手”進行具體操作。一位曾經給淘寶商家刷過信譽的刷手告訴記者,刷單的流程和我們在淘寶買東西的區别是付款方式不同,付款方式分為紅包墊付,他人代付,遠程代付,就是拿着商家的錢去買商家買指定的商品然後給五星十字好評。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刷單是欺騙行為,這種營銷方式應該被網站重視,國家也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賣家真正的核心競争力應該是品牌價值。”
資本的怪胎
app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使風投公司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有些新銳的互聯網公司為了在短時間内脫穎而出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通常會選擇刷榜。劇統計在中國區排行榜總榜前列的應用,有約50%正在進行或進行過刷榜行為,其中遊戲類應用比例最大,刷榜的産品超過90%。很多開發者隻需要付出幾十萬,通過一兩個月的刷榜,就可以一夜爆紅,拿到融資,包裝上市。這種利益驅動刺激着開發者的神經,也使刷榜公司直接受益。 有一家給互聯網企業提供刷單服務的企業負責人自豪的表示“我們從創立至今服務過的公司超過百家,沒有接到一起客戶投訴。在我們的客戶中有的已經成功拿到風投,有的甚至在籌備IPO。給我們點時間,我們可以讓你的網站排進百名,這對我們來講并不是什麼難事。”雖然app刷榜可以迅速美化數據平台,拿投資、推股價和發展用戶,但是積木堆積起來的金字塔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刷單從業者曾公開表示:互聯網上一切以數據為标準衡量的産品,均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做出來,目前國内該領域每年的合作金額最少在百億級别。
蔓延的瘟疫
刷單原指淘寶店鋪為了獲得單品或店鋪較好的淘寶搜索而采取的行為,現在這種行為已經滲入到互聯網行業的骨髓。無論是産品信譽、搜索排名、還是排行榜,互聯網上凡是網友能看到的涉及到排名的東西,似乎都可以通過“刷”來實現。
微博上一些不具備話題性的經典語錄、勵志警句、箴言妙語都可以輕松的獲得數萬的轉發,登上微博熱門榜。這是因為有專業團隊在運營僵屍粉,該團隊稱“刷排名過程非常簡單,先花1萬元人民币買30萬個僵屍号,然後下載一款刷轉播軟件,即可批量載入信封号進行轉載,如果每秒鐘有1次轉播,一個小時将會産生3600次轉播。”
企業的責任
盤點2014年因刷單被曝光過的企業,行業老大紛紛中槍。2014年7月4日,用戶胡先生向“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台”發來求助,稱當當網強制商家刷單保底上活動,運營人員竟電話威脅商家。2014年5月中旬,美團網由于擔心市場被瓜分,連夜召集旗下員工拉人刷單點評團購單,以期阻止競争對手的優惠活動到達用戶的手裡。2014年雙十一期間,蘑菇街平台大量商家惡意刷單,通過制造虛假成交将誠信商家擠出優質商戶名錄。
事件發生後,商家有各自的理由各自的解釋,這種不正當的競争行為擾亂了市場,也傷害了消費者的信任。創業是一場九死一生的堅持,企業想要打敗競争對手,追求利益最大化也無可厚非。雖然我國互聯網行業處在高速發展時期,難免出現些問題,但是中國商務部周二表示,這種虛假交易行為必須被遏制。
3月31日商務部公布的《商品流通法(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明确表示,交易場所内“禁止經營者自行或通過他人虛構信用評價”。這意味着,網購刷信譽、虛構信用評價等手段将違法。阿裡等平台運營方未能将相關信息提供給監管部門将面臨嚴厲處罰。
面對靠刷數據來給GDP做貢獻的行業現狀,一位從矽谷歸來的創業人員表示,這樣的做法使中國很難出現像蘋果、微軟那樣的大公司。企業的社會責任首先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做好産品,服務到位赢得市場。近年來國内飛速發展的經濟使國際資本密切關注中國的創業者,我國的創業團隊在技術上已經接近美國矽谷,如果創業者能把握機會,專注于産品和服務,共同打造良性競争的商業文化,中關村将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矽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