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新京報記者林斐然編輯| 朱柳笛
12月13日,被蒙住雙眼的年輕姑娘李沅宸,在北京龍泉寺内舉行的一次所謂“禅修”活動中不幸脫手,身體越過欄杆,從近10米的高空墜落身亡。
26歲的她,畢業于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熱愛設計,醉心佛教,離世前已是一家地理雜志的設計師。
李沅宸在網絡世界留下的最後痕迹是一條微博。
就在事發前兩天,她轉發了香港設計師kayan kwok創作的“Audrey”系列作品:奧黛麗赫本的半張臉被放置到了水墨畫中,高山、流水、輕舟、碧竹、花草都毫無違和感地出現在赫本的頭上,極具美感。
300多條微博評論裡,陌生人和朋友們紛紛“點燃”蠟燭,以示對這位優秀女孩離世的紀念。
有同事評價說,她人生的每一步計劃都堪稱完美,卻在“無明”中走出最後一步。
“身在樊籠心在野”
12月13日,北京的又一個霧霾天。李沅宸家人回憶,這一天淩晨5點,李沅宸早早起床,獨自驅車前往位于西山鳳凰嶺腳下的龍泉寺。
她并非是佛教徒。在多位同事的描述裡,李沅宸隻是龍泉寺翻譯中心的義工。
他們說,曾計劃留學德國的李沅宸學過德語,非佛教徒的她,出自于對佛教藝術的熱愛,參與到佛教典籍的翻譯工作中。
作為設計師的她曾去過西藏墨脫,對佛教的建築繪畫等藝術創作有了濃厚興趣,看了不少關于佛教的書籍,于是嘗試将這些元素運用到設計表達中,希望能了解其中的文化根源。
即使她的微博也與佛教有關:名叫“梵因海”,簽名為“身在樊籠心在野”。
又因為此前還學習過德語,一次機緣巧合,她加入了“龍泉寺翻譯中心”,一面幫助龍泉寺翻譯佛學著作,一面了解佛教文化。
這一次,李沅宸是為一場名為“感恩的心”的拓展活動而來。在龍泉寺官方的描述中,義工們通過朋友圈等網絡自發組織這次活動,其中一個環節是衆人蒙眼手拉手走台階。
這一說法遭到李沅宸親友的質疑,他們聲稱所了解到的細節是:所謂“盲禅”、“盲修”,龍泉寺曾多次組織進行。
李沅宸墜亡地點,為龍泉寺内一座5層高建築。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曾在博客中介紹,寺廟的禅修營中有出坡、公益遊戲(蒙眼牽手出行)、蒙山施食、梁皇寶忏等。
其中關于“蒙眼禅修”的描述是:“蒙眼牽手出行,有的師兄總結說,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
這篇博客文章還介紹說,蒙眼禅修時,“體驗那落地的騰雲駕霧,唯有用心感受,你才有體會。”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龍泉寺的禅修活動,曆來備受高學曆人才、以及IT界人士青睐。
李沅宸即是其中一位。在13日的這場“禅修”裡,她與其他數十人,手拉手行走。身高172公分的李沅宸被蒙住雙眼,輕輕攥住前後兩人的手。
新京報記者了解,“禅修”地點位于龍泉寺正思維樓5層平台上,約有10餘米高,而天台附近的欄杆目測高度不足50公分。
事發過程至今仍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此期間,李沅宸突然脫手,身體越過欄杆,墜地,底下是堅硬的石塊。
“絕美西藏”
在網絡世界裡,李沅宸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絕美西藏”。
她創立的人人小站裡,貼滿藏傳宗教的插畫,背景音樂《在那東山頂上》是電影《益西卓瑪》的主題曲,歌詞均改編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
認識李沅宸的人,都知道她對西藏和佛教充滿興趣。
就在2010年7月,李沅宸在社交網站上更新狀态,說自己坐了45小時的硬座,進入了西藏,這裡的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讓她印象深刻。
這是她第一次進藏。回來後,李沅宸在社交平台上說:“如果不學設計,我想做個喇嘛。”
李沅宸的作品。
2011年,她曾以鏡面闆制成了一幅怒面神明作品,并坦言作品靈感來源于藏族唐卡中的吉祥天母形象,“或喜或悲,或愛或惡,那都是對我們自己時的态度。”
“她的設計作品裡面會選宗教這些相關元素,我想西藏一定有某種東西在吸引和呼喚着她。” 李沅宸的同學說。
對佛教文化和藝術的興趣,則要追溯到更早的2006年。李沅宸曾自述說,那時青藏鐵路貫通,她收到了一封卓越網的電郵,背景圖片就是青藏鐵路、布達拉宮、轉經筒,一下就把她迷住了,開始向往。
同事的描述裡,就讀于清華美院期間,李沅宸曾4次入藏,并組隊徒步穿過無人區赴墨脫支教。
三年前,她曾寫下這樣一段話,也許能解釋支教的緣由:“我覺得人對自己所愛的事物應當不計成本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并且不求結果。把生命消耗在自己所愛的事情上人生得以圓滿。”
“清淨自在”
如今,在清華大學水木社區2009級新生名單裡,還能找到李沅宸的名字。
她曾以全國第6、北京第1的成績考入清華美院,擔任班長、學院學生會副主席,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曾完成國際全程馬拉松賽。2015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的吉祥物及其延伸品,也主要是她負責設計開發的。
在衆人眼裡,她做事積極,專業能力強,熱衷于參加課外活動,是網絡流行語中“别人家的孩子”。
同學張清的記憶裡,李沅宸是個愛笑的姑娘,總愛逗她:“你怎麼像木頭一樣?”
“最喜歡她表情嚴肅的開玩笑,先把别人逗樂,然後自己也繃不住地笑起來。”有同學回憶說。
作為校曲藝隊曾經的成員,李沅宸專長是說相聲,有她在的場合總是充斥滿了段子,吃飯聊天永遠不會冷場。
這種個性與她曾經用過的微博名尾綴英文單詞是“Gala”十分吻合,意思是“歡樂的”。
除了幽默,這位姑娘的另一個特征是“貼心”,一起組隊去短期旅行,她一定是其中特别照顧同伴的那一位,明明年紀不是最大,卻總被人稱呼為“沅宸姐。”
2013年畢業後,李沅宸将諸多精力投入到設計當中,一個月前,她剛入職了一家地理雜志,負責其中的文創産品。
雜志社的同事至今還記得跟她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她穿着黑色T恤衫,背個雙肩包,被淋濕的頭發貼在額頭上,一臉真誠,發出呵呵的笑聲。
盡管薪水不高,但她表示很希望參加進來,稱想做點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苦點累點都無所謂。
後來同事才了解,李沅宸主動放棄了清華大學保研深造的機會,就是“想趕緊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事發前,因為臨近年底,雜志社的工作一直非常緊張,她常與同事一起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工作。
她仍然時常提及佛教文化和藝術,并加入一個叫“微博德語翻譯小組”的QQ群,群介紹顯示為“佛教翻譯義工群”。
龍泉寺官方稱,李沅宸生前參與的活動,系@龍泉道場微博博主組織,屬于義工個人行為,寺院并不知情。
李沅宸的親友稱,這個說法讓人寒心。
實際上,這不是李沅宸第一次去龍泉寺。就在三年前的夏天,她就來過龍泉寺的荷花池,在社交媒體上留下了四個字:“清淨自在”。
部分資料來自李沅宸同事紀念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