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能聽說什麼東西被發現緻癌的新聞,一會兒說這個緻癌,一會兒說那個緻癌,搞得人心驚膽戰,啥也不敢吃不敢用了。
雖然我們也熟知一些明确的緻癌物比如甲醛,但一聽說什麼什麼緻癌,就覺得像謠言。
實際上,緻癌物的清單,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就在2017年就列出來了。
一共120種1類緻癌物(明确對人體有緻癌作用的物質),但絕大多數都是我們日常接觸不到的。隻有紅色重點标出的在生活中比較常見,需要我們注意。
昨天的文章講了一半,今天再來講另一半。
柴油尾氣、皮革粉末、石棉等都可能會增加肺癌的風險,皮革和石棉中堅硬的細小纖維一旦斷裂,且被人不慎吸入肺部,就會卡到肺裡。人和動物實驗研究已證實,石棉可緻癌。
所以在提起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時,一定會有這些特殊場所工作的人員,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粉塵,導緻患癌風險增加。
甲醛是一種無色氣體,有特殊的刺激性氣味,對眼、鼻、口腔都有刺激作用。
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白血病、妊娠綜合症、新生兒染色體異常,青少年記憶力、智力下降等疾病。而且,甲醛對孩子、孕婦以及老年人的影響會更大。
甲醛價格低廉,廣泛應用于工業物品制造,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新裝修的房子和新買的家具,以及一些工業制品如防腐劑、油漆、地毯、衣物等也都含有甲醛。
很多人都不知道,幽門螺杆菌已被明确列為緻癌物。幽門螺杆菌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發生危險因素,但我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者中,隻有3%~5%的患者最終罹患胃癌。
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是從幽門螺杆菌胃炎到胃癌的發展路線。
所以感染幽門螺杆菌的人,不論是否有症狀,都有必要進行治療。
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與肝癌的發展有着直接的因果關系,是肝癌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
多種病理因素,如乙肝和丙肝感染、飲酒、緻癌基因DNA損傷和肥胖,均能夠誘導炎性腫瘤微環境,進而促進肝癌的發生發展。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惡性腫瘤,99.7%的宮頸癌與都是由長期或反複的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
HPV全名叫做人乳頭瘤病毒,類型有200種以上,不是所有的HPV類型都很危險。所以世衛組織隻列出了會緻癌的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
已證實PM2.5顆粒可以導緻肺癌發生。
PM2.5是近幾年備受關注的話題,而它确實與肺癌有關。研究顯示,肺癌的發病率與空氣污染(特别是PM2.5)成正比。
世界各地的肺癌發病率都是城市大于近郊,近郊區大于遠郊區。空氣污染不僅包含室外PM2.5,還包含室内污染,建築材料和室内裝飾材料揮發的甲醛、苯、氡等有毒氣體,也是緻癌物。
這些食品緻癌的主要原因是亞硝胺。
亞硝胺是亞硝酸鹽與仲胺類物質結合的産物,亞硝胺在新鮮食物中通常不存在,但在食物風味轉化過程中,則會逐步出現。
硝酸鹽常被用作防腐劑、發色劑,蔬菜腌漬時,部分微生物可将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導緻亞硝酸鹽含量增高,食物在烹調、黴變、煙熏、制罐過程中,還會使仲胺含量增高。
同時吃入"亞硝酸鹽 仲胺"後,這兩種物質可在腸胃酸性環境中結合,産生一定量的亞硝胺,對肝髒、消化系統等産生緻癌作用,尤其是食管癌的最大元兇。
亞硝酸鹽常出現在加工肉類(如培根、香腸、火腿、午餐肉、煙熏肉制品、閑魚、臘肉等)和腌漬類蔬菜(泡菜、鹹菜等)中。
不論是自然界的紫外線,還是一些美容場所使用的紫外線,都能被吸入到皮膚内損傷皮膚細胞,且大多數皮膚癌是接觸紫外線過多引起的。
現在,污染和氣候變化讓紫外線更加強烈,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曬,除了物理防曬如穿防曬衣帶防曬帽、墨鏡等,還要注意塗抹防曬霜。即使是陰雨天,也要注意塗抹。減少為了美容而使用紫外線。
吸煙會引起肺癌。
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有3.41億吸煙者,占全球煙民的1/3,居世界第一,另有7.4億不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危害。
中國因吸煙死亡人數,從1990年的150萬例增加到2019年的240萬例。2019年因吸煙死亡人數是第二名印度的2.4倍,占全球的31.2%。
被動吸煙是女性肺癌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非吸煙人群中,被動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是非被動吸煙者的1.3倍。
問上醫,讓更多人擁有健康,讓健康更簡單!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不吝您的點贊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