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會說這句話?我不是曾經也說過,生長激素是長高中,效果和手段最強的嗎?
确實,這個不能否認,生長激素确實是最強的手段,
但是也要看孩子适不适合打,結合目前情況,打生長激素是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不僅要為身高考慮,也要為孩子的家庭情況、經濟情況等考慮!
看病不僅是看病,看的是一個家庭,家庭背後的因素,做醫生的也必須考慮到位,我認為這樣,才不失為一個醫者的本分。
舉個例子來講,
前兩天接到了一個杭州那邊的孩子,他現在是7周歲,身高1米11,體重17公斤多點,骨齡去年測的4.3歲,父母分别1米78和1米66,遺傳還是不錯的。
媽媽在視頻那頭還告訴我,孩子出生時7斤多!本來以為是個很健康、很健壯的孩子,沒想到從出生後開始落後,3歲前還落後的不多,現在越落後越多!
确實,按正常來說,7歲孩子的身高要在1米24才算得上及格,這個孩子差了13個公分還多!跟遺傳的百分位相比,差了太多!遺傳1米78還多,應該在75百分位,但現在按年齡看,3百分位都不到!
那他落後在哪兒了?
根據媽媽反饋,孩子出生後,吃飯方面不好,奶粉階段的時候就老是拉肚子,添加輔食後不拉了,又開始拉不出來了!然後就一直瘦瘦的,扁桃體也出現問題,上幼兒園後生病次數明顯增多!
現在上了小學,雖然說生病次數比小時候少了,但是感覺很“虛”,老師反饋,體育課、課間活動上,沒活動一會兒就蔫了,性格雖然活潑,但好像身體帶不動這個性格!
還有個情況就是,孩子小時候運動方面能力就比較弱,爬、站、走等,比别的孩子稍晚個小半年,也就是大運動方面弱了些。
不過,去年長了7公分!
随後我看了孩子面容和舌苔,看到面容枯黃,頭發有點焦黃且稀少,眼簾下發紫,腺樣體面容倒是沒有,舌苔厚膩,明顯的舌苔中間一道裂痕,兩邊舌苔發黃,又問了媽媽,孩子口氣是比較大的,尤其早晨起床後。
媽媽還說,這孩子脾氣比較急躁,雖然能震的住,但孩子犟的厲害,每次發脾氣的收場,都是他爸受不了打一頓。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能意識到問題出在哪兒了吧?看我簡單給你分析一下:
從反應的情況看,奶粉期拉肚子,有牛奶蛋白過敏情況,但家長不知道,如果那時換成水解的,可能會有所緩解,後來輔食期又開始便秘,這說明2個問題,一個是可能存在食物過敏,或許是大米或許是小麥或其他。
另外大運動稍晚,營養吸收不好的因素占一定比重,幼兒園愛生病,這是肺氣弱的表現,肺氣是正氣,正氣禦邪,正氣弱必遭外邪入侵,也就是西醫說的抵抗力差。
到後來扁桃體問題,這和兩方面問題有關,一個是肺氣弱,多有外邪積累體内,造成扁腺炎症,再者,這孩子明顯積食啊!
面容枯黃、頭發焦黃、口氣大,這都是積食表現,深究就是脾胃問題,小孩天生脾胃弱我說過無數遍了,那這種積食狀态下,會造成體内積熱,熱蘊上蒸咽喉,跟蒸饅頭一樣,進一步催化扁腺炎症,他可不就愛生病發燒?
所以,到這兒的話幹預思路就出來了,這孩子是基礎體質差,導緻營養吸收差、分配不均造成的身高不好,所以首要是體質調理,緊跟營養補充、強健體魄、強筋壯骨、促長!
其實,在說這個方案之前,媽媽問我:現在用生長激素晚不晚?我很明确告訴她不晚,但是,沒有必要啊!
一個是孩子小,性價比不高不說,打起來受罪,再一個,孩子去年長了7公分,這不是生長激素缺乏的表現,不必要急着去打激素!
所以,按照前面我說的幹預思路,首先給出調理脾胃、強健體魄的膏方,再者輔助外用膏貼,并交代補充上維生素AD鈣和K,停掉自己買的補品,小孩子用不到這些,但魚肝油可以繼續吃着。另外,叮囑可以吃方劑焦三仙加減,
方劑見:蒼術、陳皮、厚樸、神曲、焦山楂、炒麥芽、雞内金,砂仁、甘草。
水煎服,12劑,1劑2次,1日1劑。
此方案給到家長,告知以3個月為觀察周期,并定期測量身高,做好記錄,看長速如何,并帶孩子做個骨齡檢測,看看目前骨齡狀況到底怎樣。
如果幹預後确實不好,再考慮激素的事兒,目前,确實不建議考慮激素。
注: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10歲身高1米5,家長非常高興,醫生:成年身高可能在1米69
孩子想長高,8件事情要規避,尤其後6項,可能決定孩子成年身高
長高食譜:晚餐加肉、睡前喝奶,助眠又長高?家長不要再被騙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