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流程:
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驗收、整理付款。
企業采購流程一般有比選、競争性談判和單一來源三種形式。
比選采購方式的主要流程:
1、采購人發出采購信息(采購公告或采購邀請書)及采購文件;
2、供應商按采購文件要求編制、遞交應答文件;
3、采購人對供應商應答文件進行評審,并初步确定中選候選供應商(中選候選供應商數量少于遞交應答文件供應商數量,具體數量視采購項目情況而定);
4、采購人保留與中選候選供應商進一步談判的權利;
5、采購人确定最終中選供應商,并向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發出采購結果通知;
6、采購人與中選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崗位職責:
1、認真執行總公司采購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嚴格按采購計劃采購,做到及時、适用,合理降低物資積壓和采購成本。對購進物品做到票證齊全、票物相符,報帳及時。
2、熟悉和掌握市場行情,按“質優、價廉”的原則貨比三家,擇優采購。注重收集市場信息,及時向部門領導反饋市場價格和有關信息。合理安排采購順序,對緊缺物資和需要長途采購的原料應提前安排采購計劃及時購進。
3、嚴把采購質量關,物資選擇樣品供使用部門審核定樣,購進大宗物資均須附有質保書和售後服務合同。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妥善解決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
4、加強與驗收、保管人員的協作,有責任提供有效的物品保管方法,防止物品保管不妥而受損失。
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采購價格構成:供應商成本的高低,規格與品質,采購物料的供需關系,生産季節和采購時機,交貨條件,付款條件。
供應商分類:原材料供應商,小額服務性供應商,臨時性供應商。
合格供應商的标準:優秀的企業領導人,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穩定的員工群體,良好的機器設備,良好的技術,良好的管理制度。
流程優化
1、發現問題:此階段由使用部門提出需求。隻有具體的使用者知道他們的需求是什麼,而不是決策者。這是工業品銷售的基層環節。
2、項目可行性研究:這個階段使用者已經将發現的問題向上層彙報,客戶内部在醞釀要不要采購計劃、考慮預算等問題。
3、項目立項:這一階段一般會組建有使用部門、技術部門、财務部門、決策部門等人員共同組成的項目采購小組。
4、确定采購的技術标準:在這一階段,是客戶關于采購标準制定階段。通常由客戶使用部門和技術部門分析需求,再把需求轉化成采購标準。
5、招标:采購标準制定好以後,客戶将以标書的形式發布出來,準備投标的廠家拿到标書就可以制定方案了。此時,不管銷售人員如何推薦本産品的優點,客戶一般不會改動采購方案,除非發現了緻命的缺陷。因為對他們來說,采購方案的改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成本很高。
6、項目評标:客戶一般會與兩家以上的銷售廠家進行洽談,以便進行評估和比較,得到更好的商業條件。這個階段會确立首選供應商。
7、合同審核:這一階段客戶會通過商務談判,努力争取一些附加價值。産品的技術标準和規格、數量以及付款方式等都是合同審核的内容。
8、簽訂協議:本階段是簽訂合同,交付産品,實施安裝。合同的簽訂并不意味着交易的結束。真正的銷售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銷售人員要按合同認真履行承諾,準時交貨,按進度完成。了解客戶内部采購流程,是工業品營銷說對話、找對人、做對事的前提。
更多采購知識,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采購幹貨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