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心情跟當初我成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時候是一樣的。”日前,81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北評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湖北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入選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湖北評書是湖北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善于借助手勢、身段、口技等動感表演和桌子、扇子、醒木、手帕等道具模拟書中的各色人物、渲染氣氛,表演者表現人物對話多使用通俗的民間口語,描述景物則常采用雅緻的骈體。
從藝60餘年,何祚歡在推動湖北評書傳承發展的同時,也收獲了無數觀衆的喜愛。“活着就要給人帶去歡樂”,這是他的座右銘,更是一個藝術家的境界。
何祚歡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評書評話界公認的“秀才”
何祚歡是漢口聽評書長大的孩子,“我們漢正街長大的伢,聽戲機會多,有錢在戲園子裡看,沒錢就在街頭看,走着走着就有人唱戲。”他說。
圖片來源:武漢出版社(攝影:馬波)
熱愛讓何祚歡小學時萌生了去應考漢劇演員的念頭,卻被父親阻攔。最終,他去上了師範學校。畢業後,何祚歡被分配到武漢市第四職工業餘中學,教學之餘經常登台演出。1962年,小說《紅岩》出版,洛陽紙貴,何祚歡開始用湖北評書講《紅岩》,沒想到場場爆滿,幾個月下來就講到了100場。
1963年8月,喜歡說書的何祚歡成為武漢說唱團的一員。在進入武漢說唱團之前,何祚歡就一直主動練功。成為正式演員後,他到處找老師教他,“從剛進說唱團,我就到處找老師練台詞。一直到1976年,我還在找縣裡說書的小孩,幫忙練身段兒”。直到現在,何祚歡走路時還經常念念有詞,有人問“何祚歡你走路的時候嘴裡在幹什麼”?“我嘴裡在練台詞啊!”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在藝術學習和探索中守正創新、大膽實踐、自成一派,形成了儒雅平和、書路寬廣的藝術特色。他的評書表演順口順耳、悅人悅己、深得人心,達到“不似評書、勝似評書”的境界,将湖北評書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并稱譽中國曲壇。
何祚歡藝術創作能融冶評書新題,捕捉時代軌轍,其創作時間跨度長,且呈現出多樣的時代風貌。他總能敏銳地捕捉到不同時代的精神氣質和内在特點,最後訴諸筆端與舞台的則是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時代畫卷與人物肖像圖。
“很多人說何祚歡幽默,我覺得他的很多段子并不是随口就來,一定是有思考的,透露着講究。”國家一級編劇李冰說。
何祚歡創作表演的作品,除傳統評書外,還新創作長篇評書4部、中短篇評書100多部(篇),有8卷本《何祚歡文集》行世,又有320多萬字的戲劇、散文、小說等作品,是評書評話界公認的“秀才”。
觀衆親切稱他為“活着歡”
何祚歡自号“武漢話家”,一口純正的武漢話被武漢市民奉為圭臬,他卻更樂意從百姓的生活中汲取養分、積累經驗,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曲藝作品,為觀衆帶去歡樂,被武漢當地人親切稱為“活着歡”。
圖片來源:武漢出版社(攝影:馬波)
武漢的小吃、武漢的大橋、武漢的商場、武漢的地鐵……在與時代共同成長的60多年裡,何祚歡的評書說遍武漢的點點滴滴,也為武漢的商業、武漢的街市、武漢的舞台藝術出書立傳,他的舞台、藝術,牢牢紮根在腳下這片土地。
何祚歡的評書表演中充滿“漢味”人情風物,是湖北省地方文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抹風景。他善用武漢方言創作,作品鮮活生動,展現市井之美,為老武漢保留了大量鮮活記憶,具有很高的城市史料價值,因而他又是武漢民俗文化和城市發展史領域的權威專家,被民衆稱為“江城活字典”。
60年多裡,何祚歡用武漢話,把湖北評書藝術傳播到荊楚大地。聽他的評書有個感受,就是何祚歡的武漢話像與平時聽到的武漢話一樣又不一樣。“武漢地處國之正中,武漢話兼及南北,餘韻悠長,節奏短促。隻要說書人動了腦筋,就會很好聽。”何祚歡說。
圖片來源:武漢廣播電視台
對于武漢話,何祚歡是發自内心地喜歡:“小時候聽武漢女人講話,聽陳伯華(著名漢劇表演藝術家——編者注)說話,都是溫柔綿長的,這個語言美啊!”在深研武漢話的武漢歌手馮翔看來:“何祚歡是武漢話說得最好的人。”
何祚歡主持開辦的《都市茶座》電視文藝欄目,是一檔專門的曲藝電視節目,其“武漢人說武漢話、演武漢事”的欄目宗旨,深受武漢觀衆的喜愛。
“他提得起‘先生’兩個字”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之際,何祚歡攜衆弟子在武漢說唱團都市茶座曲藝劇場,獻上一台精彩絕倫的師徒專場演出。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演出間隙,何祚歡依然手把手地指點着徒弟的表演細節……武漢說唱團演員郭春玲去年被何祚歡收入門下,當天在表演完何祚歡為她創作的評書《美人店裡蝴蝶面》後說:“何老師是一位真正的說書先生,他擔得起‘先生’這兩個字。”
“既然是傳承人,那就要做好傳承。”藝術生涯裡,何祚歡在“傳承”二字上從未懈怠。
湖北曲藝家協會主席陸鳴說:“我從小在收音機裡聽着何祚歡的評書長大,後來又是因為他的慧眼識珠,我才得以進入武漢說唱團,可以說,他是我藝術道路上的引路人。”陸鳴回憶,1987年,時任武漢說唱團團長的何祚歡,決定讓大家都去湖北大學進修,“這個舉動在當時的武漢是破天荒的。”
圖片來源:武漢廣播電視台
在武漢家喻戶曉的“岔巴子”田克兢,也曾被何祚歡一對一、手把手地輔導。田克兢回憶:“後來許多年,我跟一些同行交流,發現他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受到過何祚歡的指點。”
雖在2003年退休,但何祚歡筆耕不辍、演出不停,在多所大學擔任兼職教授,為武漢曲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每年都給年輕人講課、排節目。“何祚歡名家工作室”還完成了20多萬字的湖北評書搶救性保護記錄,為湖北評書傳承保護保留了珍貴資料。
入選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何祚歡在高興之餘,有着更深的責任:“這不光是一種光榮,還有一種壓力感,想趕快傳授給年輕人一些東西,老家夥也就這點力氣了,就把這一點力氣用到極緻。”
《中國文化報》2022年10月11日第4版
編輯/楚小遊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發/湖北文旅之聲
- END -
本公衆号為公益文旅宣傳,如有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緻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