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合格的護士首先必須不怕困

一個合格的護士首先必須不怕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6:28:08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這是港劇裡經典的一句台詞。都說人活着就算不為名不為利,起碼也要圖個開心,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這點我深以為然。

一個合格的護士首先必須不怕困(你就是一個時刻都能開心的護士了)1

護士這份工作辛苦繁重,在面對複雜病情,刁蠻家屬,領導為難,同事矛盾,職稱聘任等等一系列的壓力中,時常讓人身心俱疲。以緻于下班後仍感心累,無法提起對生活的熱情。護士每天的工作時間至少8小時,甚至有的12小時,占據一天時間的1/3到1/2,可以說是構建每天幸福感的一大時間點,如果這大半天的時間無法讓人覺得滿足、幸福,總有“上班如上墳”的沉重感,那麼這一天就很難再讓人擁有愉悅心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保持工作中的良好情緒,可以讓護士工作效率更高,護患及醫護關系更和諧,是管理者應該引起重視的。

回歸自身,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好心情寄托在外界環境中:聽話的患者、善解人意的家屬、完美的領導與同事……指望所有一切順心如意,給自己帶來輕松愉悅的心情,這幾乎可能性為零。自己的情緒當然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最為妥當,做情緒的主人,這句初中就學過的簡單道理,仍需我們付出一生行動去實踐。

怎麼去保持良好的情緒呢?我有幾點個人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1、學會肯定自我價值,提高自我價值感

曾經每當别人問我是什麼工作時,我都有些底氣不足地回答自己是護士。原因無非是護士社會地位低,要熬夜班,要翻身擦屁股,是個底層苦力的活。即使醫護救死扶傷,形象光輝正面。尤其這次疫情,沖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就像是戰士,勇敢無畏,無私奉獻,獲得社會的一片贊譽。但是當今社會醫患關系緊張,患者及家屬對醫護存在各種質疑不信任,我們知道,這一行從來都是毀譽參半。贊譽背後彼此之間各方面矛盾依舊深刻。

我之前時常迷茫,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裡?究竟我是天使的化身還是某些患者口中“黑心醫院”的代名詞?為何有時患者極盡贊美,誇獎我們的偉大奉獻,又時常有患者家屬鄙視的質疑我們的專業“一個小護士懂什麼?”。這些場景反反複複,交替出現。在這些質疑與肯定中,我終于學會認清:醫護職業,或被盛譽,或被诋毀,我們終究是孤獨的。

醫學晦澀艱深,醫院就診流程複雜繁瑣,個别醫護醫德水平低,這些都是橫亘在我們與患者中間的溝通的障礙。并且護士依賴醫生的觀念在廣大人民群衆中已根深蒂固,使得很多護士也覺得自己不過就是醫生的附屬,從而造成自我認同感低,但事實是我們同樣擁有專業的技術與職業精神,我們的訓練不比醫生少,在服務意識方面醫院對我們要求最高(雖然這點讓人有些無語),很多年輕醫生在開具醫囑方面多數仰賴“老護士”的指導。所以,自信點吧!同仁們,我們是專業的,不比誰低人一等,也不比誰高貴,隻要是靠自己雙手體現的勞動價值,就應該昂首挺胸自我介紹“我是一名護士。”

一個合格的護士首先必須不怕困(你就是一個時刻都能開心的護士了)2

2、接納與自己不同水平的人

剛工作時我經常能感到憤怒,為患者的不遵醫囑及家屬的無知行為。現在想來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尤其是來自農村的老年患者,如果總是為他們對醫學一無所知感到生氣,怕是不用幾年就可以自己去内分泌挂号看甲亢了。

後來我反思:這些情況絕大多數不是他們自己自願如此,我國的文盲率2.67%(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很多老人甚至年輕人因為時代的關系、家庭的因素,無法進一步學習,靠的是傳統經驗摸索生存。對他們過高的期待是我的問題,我們的職責是為患者解決健康問題,我卻偷懶地希望他們能通過我的幾句話明白應該怎麼做。為此我愧疚于自己的職業素養,初入社會的我天真以為世界是平行的,以為所有人都是一個溝通水平,事實大相徑庭。隔行尚且如隔山,那些知識文化水平低的人,我卻希望三言兩語可以說清道明疾病的病理生理,可以說是我的傲慢所緻。

自那以後,我調整心态,接納人與人的差異不同,也開始理解他們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基礎的健康教育是我們應該肩負的責任,有越多對醫學茫然的人,越要努力做好宣教。自此開始心平氣和,希望自己可以盡量盡多的給他們醫學基礎知識。

3、盡量和領導、同事和諧相處

這點不言自明。我們每日與同事相處的時間有時超過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人與人相聚是一種奇妙的緣分。難免會有些讓我們覺得難相處的人,可能是對工作的挑剔高要求,可能是對個人的偏見。如果是因為希望給患者高質量的護理,所以顯得有些“挑剔難搞”,把他當作是科室的“質量指标”,跟上步伐,别讓自己工作馬馬虎虎交差是正解。如果是對個人偏見,有則改之,莫須有的誤解不必過多理會,不指望所有人都是交心好友,隻需和平相處即可。也有的人喜歡獨來獨往,(或許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而如果總是敏感多想,誤以為對方的冷漠是對自己有意見,無異于給自己添堵。尊重每個人的性格差異,保持禮貌、謙和,與人為樂,會少很多的雞毛蒜皮。

很多人說跟領導相處是門藝術,要怎麼怎麼才是高情商的體現,才得領導賞識,但作為“唯心”的90後,我始終覺得沒那麼多彎彎繞繞,關鍵在于找準自己的定位,如果想要得到提拔,可以多跟領導親近,多表現自己的長處,獲取更多的機會。希望在職場展現才華而努力的人不該被嘲笑輕視他的“野心”,安于現狀兢兢業業的人也不該被否定,選擇不同,相互尊重即可。

4、保持好奇心與學習熱情

不知大家有沒一種感覺,業務學習,科室辦會,基本展示的都是醫生的研究成果,護士上台的少,聽分享的人也寥寥無幾。醫生動不動讨論最新指南,最近的論文内容,而護士業務學習往往翻來覆去的是一些基本相似甚至相同的知識,有時候難免讓人産生一些“知識自卑”。所以這時我們要不斷保持學習熱情,提升學曆,多關注了解學習,緊跟醫學前沿。臨床中我們在遇到一些病例時總是給歸類到某一系統,籠統護理,其實個體之間的差異有時很大,有的病人這樣表現,有的病人那樣表現,都是我們學習的機會,多關注病曆,觀察患者并多做了解,常有不經意的收獲。在遇到一些“奇妙”的病曆時,又是一個新的學習機會。終身學習是不被時代抛棄的關鍵,不原地踏步,這件事需要所有護理人的努力,首先就是保持好奇心,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個合格的護士首先必須不怕困(你就是一個時刻都能開心的護士了)3

5、擁有減壓系統

工作中難免遭遇壓力,我們知道适當的壓力是我們成長前進的原動力,但壓力過大對身心造成的傷害不可忽視,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卻無法照顧好自身,是一件讓人“迷惑”的事。要有自己的減壓系統,比如一些健康的興趣愛好。護理團隊不乏身懷絕技的人才:舞蹈、跑步、攝影、烹饪……每次晚會,基本都是護理人員撐起一片天,可見我們護士的全能全才,找到自己的興趣,業餘時間沉浸其中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擁有家庭的人,回家抱抱孩子,看看他們的笑臉,和老公撒撒嬌,也是解壓良藥。最不濟,還有美食,有什麼是一頓火鍋燒烤解決不了的?有的話,就兩頓!當然,必要時,及時需求專業心理醫生幫助也很重要,當你覺得要倒下,需要人支撐你一下,畢竟,你平常都在給人希望與支撐,偶爾讓人扶你一把,有何不可?

以上是我關于保持工作中良好情緒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工作時間占據我們生命大部分時間,保持愉悅的心情面對工作,至關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