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從自私的角度來分析人性,人性都自私的,哪怕是高僧大德,人性中都會有自私的成分。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經》第七章天為什麼能長?地為什麼能久呀?因為天跟地忙活的一切,不是為了自己。它是為了萬物生長,它不是為了自己長久,所以它天長地久,這是多大的辯證法呀!
從生命的角度來看,隻有天地長生不死。
因為天地無私,所以才能成其私。這是天地能長久的原因。
白岩松把它翻譯成五個字:“無私為大私”。
人性都是自私的,人都會考慮自己,即便成為大僧大德,也依然會留一定的角落,希望普度衆生,世間留名,也會有私在。
人們有自私的本性,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但是你如果真正的做到無私,那你得到的會更多。
所以到了大僧大德的時候,私被轉化了,度衆生幫别人,才會做到死而不亡者壽。
這讓白岩松在三四十歲的時候,豁然開朗:
“當你無私的時候,你才會得到的更多。”
“原來人世間所有的貪心都是小私跟中私,真正的無私才是大私。”
“當你無私了,你得到的是更多的東西,沒有多少富翁是攢錢攢出來的,相當多的富翁反而是花錢花出來的。”
世間人都有私心,越敢花錢的人往往掙到的錢越多,前提是有能力賺到足夠的金錢。
賺錢需要智慧的思維,想要成為一個富人,不但要有能夠巧妙賺錢的智慧,更要有無私的人生智慧。
說來也很奇怪,億萬富翁們越是富有,越舍得花錢。他們花出去的錢,成就了他們的大私。
過分自私的人反而沒有錢,那看似無私的付出者,卻能因為無私而越發富有起來。
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李嘉誠在談自己成功的秘訣時說:我與人合作,如果賺10%是正常,賺11%也是應該的,那我隻取9%,所以我的合作夥伴就會越來越多,遍布全世界。
去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座大橋是香港富豪胡應湘35年前提出修建的,他曾經為中國捐出了500億元,被我國稱為最無私的富豪。
無私成就大私,其中蘊含的哲理,值得我們思考。
體悟到這個道理的人,把它運用到社會生活中。順應自然之道,反人之常情而處事,往往能取得成功。
清代權臣和珅,聚斂錢财無度、他富可敵國,是其有私,最終家産被抄沒,也沒能成其私。可見,他的私不是大私,而是小私或者是中私,真正的大私是無私行為。
世間最長久的,就是天地。效法天地,順應自然,才能長久。
想要成就自己的大私,就得有無私的精神跟魄力。這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境界跟高度。
老子道出了無私實為大私的深刻道理,對于内心浮躁、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我們有着很好的啟迪作用!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學習和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