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老李他們兩個會不會離婚?”
老公一臉詫異地盯着我,“你又瞎猜什麼。我看他們挺正常的。”
鋼鐵直男老公的回答從來都很傷人。
我的分析不是憑空而來,吃飯的時候,兩人全程無交流。以前,孫小月都是挨着李剛坐的,今天卻坐在了我旁邊。當大家聊到一個明星離婚的時候,孫小月并沒有參與。以前,她可是非常喜歡對這種事發表意見的,順帶着還要損一番李剛。
不過,我的分析對于鋼鐵直男老公來說,是毫無道理的。他直接說我就是太敏感,整天疑神疑鬼的。
沒錯,從小我就是個敏感的人,坐車聞到汽油味就會暈車;看到别人傷心悲痛也會陪着流淚;習慣于做計劃怕被意外事情打斷;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覺得很煩悶;總喜歡一個人獨處……
老公經常把我稱為異類。直到看了《高度敏感的力量》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我不是異類,我也是正常的。
在《高度敏感的力量》這本書中提到,生活中,15%-20%的人屬于高度敏感。高度敏感不是一種生理或者心理疾病,隻是一種禀性。
這本書的作者叫卡特琳·佐斯特,她也曾深受高度敏感的困擾,後來對高度敏感進行了研究,發揮高度敏感的優勢,不僅成為高度敏感研究領域的專家,還創辦了高度敏感者網絡社交平台,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
《高度敏感的力量》這本書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高度敏感的人有哪些優缺點。第二部分,用真實的案例分析了高度敏感的人在實際生活中都有什麼樣的表現。第三部分,講的是高度敏感的人如何把劣勢變成優勢,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如果你是高度敏感的人,看了這本書,可以了解自己的特質,找到内心真正的需求,不再為敏感而困擾。如果你不是高度敏感的人,也可以從中找到與高度敏感的人相處的方式,更好地建立人際關系。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解讀一下高度敏感優缺點,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把握敏感帶給我們的優勢。
一、你是高度敏感的人嗎?
美國高度敏感研究領域的先驅伊萊恩·N·阿倫博士發現,高度敏感者先天擁有一種特殊的神經系統。這種神經系統會使人擁有比其他人更深入地感知并且處理内部及外部刺激的能力。
這就說明了為什麼高度敏感的人怕癢、怕疼,難以在噪音的環境裡自适。
那麼,高度敏感是一種心理問題嗎?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嗎?其實,高度敏感不是心理問題,也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特質,這是一種具有遺傳性和變異性的特性。也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在性别分布上是一樣的。
在現實生活中,高度敏感的人,常常會引起别人的反感。因為他們敏感多疑,對朋友要求很高,一聽到要聚會就緊張得不行,對閑聊總是興緻缺缺,一句不當的言語會耿耿于懷很久……他們的行為不是讓人感到傲慢自大,就是難以理解。甚至隻是聞到一種特殊的味道,他們也會大呼小叫。
高度敏感的人确實存在着某些缺點,比如:自我懷疑、脆弱感、恐懼和罪惡感。
最著名的高度敏感者,莫過于法國著名的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也就是創作小說《追憶似水年華》的那位。哪怕已到中年,他依舊能夠記得小時候一塊蛋糕的味道、樓梯間發黴的氣味。就連某一天母親忘了和他道晚安,他都能浮想聯篇,徹夜難眠。
瑞士高度敏感研究所所長發現,高度敏感者大都有這樣三個明顯的标志:狹小的舒适區域;受到刺激後易産生過度反應;在接收到刺激和信息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平複。
這讓我想到自己,坐在地鐵上,本來很安靜,突然被一個人大聲打電話的聲音打斷,我就會覺得煩悶無比,心中似乎郁結着太多的煩惱,煩躁瞬間就襲擊了我。哪怕這一天過得無比美好,我也會因為陌生人旁若無人地講電話而失落。哪怕之前,我在安靜地閱讀,我也會被他打斷難以再進入狀态。
同樣,若是我在工作中犯了個小錯誤,被領導批評了。這件事情就會在我的心裡存放很久。哪怕不去刻意想它,也會時不時地浮現出來,很長時間裡,都不能正常地去面對領導以及同事。害怕再次犯錯,害怕被炒鱿魚,害怕同事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常常将各種責任都攬在身上,給自己更大的壓力。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高度敏感者很難伺候?其實這一切都緣于高度敏感者異于常人的神經感知系統,當數以百萬計的信息湧入大腦的時候,少部分信息進入意識,大部分信息進入潛意識,還有一部分信息進入中轉站,會在需要的時候對它進行處理。由于高度敏感者比普通人感受到的東西更多,中轉站很容易就被填滿,發出警報。這就會給高度敏感者帶來壓力,讓他們心理變得脆弱,甚至産生自我懷疑。過度的敏感還會造成焦慮,給人過多負擔。這樣看來高度敏感者都深受神經感知系統的困擾。那麼,特殊的神經感知系統就一無是處嗎?
二、與其糾結于玻璃心,不如看到它優勢的一面
每一種事物的出現都會有其兩面性,高度敏感亦不例處。由于比别人敏感,高度敏感的人會體察到别人難以察覺的細微之處,更能換位思考、善解人意。這樣他在共情能力、認知能力和感官的敏銳性上,更勝一籌。
1.共情能力是拓展社交的利器
共情能力,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理解和欣賞别人的感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看到别人傷心痛苦的時候,也會陪着流淚的原因。其實,這不是說我矯情,或者感情脆弱,而是我及時地換位思考,體察到了别人的感情。
騰訊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張小龍,就是一位共情能力高手。微信誕生八年來,每次打開微信,出現的都是一個人面對着地球,即使大家都熱衷于在首頁放廣告的時候,微信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界面不動。對于月活躍量超過10億的微信來說,這是損失了多少廣告費?
以前,我一直搞不懂微信這麼做的理由。難道是我有錢,我任性?
直到看了張小龍在2019微信之夜上的演講,我才明白原來張小龍是站在了客戶的角度,所以不在微信首頁放廣告。張小龍說:“用戶每天人均使用微信的時間超過半小時,有的人甚至超過2小時。也許對于家人,都沒有這麼長的溝通時間,它就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不希望看到,用戶跟自己的好朋友對話的時候,要先撕下它臉上的廣告。”
也正是張小龍的共情能力,讓微信越做越好。
共情能力,讓高度敏感者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拉近與他人的關系,觸摸他人心底的柔軟,與人更好地建立關系。共情能力,也成為高度敏感者拓展人際關系的一種能力。
2.認知能力拉開了人與人的差距
在知識類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在餐館打工的中年女性,她卻住在酒店裡。她所有的工資幾乎都用來交房費,有時還吃不上飯。有人覺得好奇,就問她為什麼不租一個便宜一點的房子呢?租個房子比住酒店便宜得多不說,還能省下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誰知女人卻說:“你不知道租房子都要押一付三嗎?”
認知能力的不同,讓中年女人為支付高昂的房費而不停地工作。不知道她是否想過,即便如此自己都朝不保夕,若是生病了該怎麼辦呢?
獵豹CEO傅盛說得很到位: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
十年前,一個朋友借了四萬塊錢湊了首付,買了一套房子。被另一個朋友笑話了好幾年。當時,他手裡有二十萬,再湊一點就夠買一套房子了,他卻覺得房子夠住就好。錢還是放在銀行裡最安全。
幾年後,朋友小房子換成大房子,一套換成兩套,隻靠房子,他的後半生就已經衣食無憂了。而另一位不買房子的朋友,存款早就趕不上房子漲價的速度。現在手裡的錢依舊隻夠付個首付。
認知的不同,導緻了兩位朋友不同的境況。認知能力就像是我們自身的操作系統,一個擁有win10的人,永遠都比隻擁有win7的人奔跑得更快,也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3.感官的敏銳性,是缺點也是優點
高度敏感的人都有一個敏銳的感官,他們的觸覺很發達,就連細微的味道也能聞到。
就像以前新聞報道上說的一個小孩,聞到了燃氣的味道,告訴了媽媽。媽媽使勁聞了一下,什麼味道也沒有。可是,小孩堅持是燃氣的味道,後來媽媽到廚房一看,鍋中的粥溢出來撲滅了燃氣竈,導緻燃氣洩露。這個小孩就屬于高度敏感者。也正是利益于他感官的敏銳性,讓一場災難化為無形。
還有我們又愛又恨的林妹妹也是高度敏感的一員。正因為林黛玉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官敏銳性,她才能在落花飛舞中感知到濃烈的憂傷,加上她豐富而奇特的聯想,又以花喻人,在賈家興盛之時,就看到了衰落時的凄涼,以及自己在生與死邊緣思考的焦慮與迷茫,創作出了凄婉的《葬花吟》。同時,正是敏銳的感官,讓她感覺到花也是有生命的,不能讓肮髒的人踐踏了,也不能落在臭水溝裡搞得一身髒臭,所以将落花都收集起來,裝進袋子,埋在土裡。
高度敏感的人怕癢、怕疼,也害怕各種噪音,我就非常不喜歡去KTV,别人去KTV是為了放松壓力,我去了KTV就是一種身心的折磨。我也不敢看恐怖電影,就連聽别人講一個恐怖故事,内心都會害怕很久。不過,正因為敏銳的感官,讓高度敏感者意外收獲了圖形分辨力、鑒賞力等等,他們非常适合品酒師、作家、畫家、設計師等職業。
三、停止内耗,讓生命更有意義
高度敏感者都有很強的共情能力,這就很容易使得他們将别人放在自己的前面,攬責任上身。适度的共情能力可以拉近與别人的關系,過度的共情能力,會給自己積聚過多的壓力,導緻焦慮和抑郁。這就要求高度敏感者發揮自己的優勢,抛棄那些無所謂的細枝末節,停止内耗讓自己變得積極向上。
那麼如何發揮優勢,抛棄無所謂的細枝末節呢?書中分享了三個策略:
1.抛棄完美主義
高度敏感者考慮問題比較細緻,做事面面俱到,總是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一旦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發展,或者出現了小纰漏,高度敏感者就會放大犯錯的後果,出現心理負擔,産生自我懷疑,對自己進行消極評價,在重重壓力之下,焦慮和抑郁情緒就會随之而來。這就讓自己陷入了惡性循環中。
其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連美國著名的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也曾說過:“一個人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害怕犯錯。”
追求卓越,本身沒有錯,過度追求就成了自身的負擔。我們一生都在不停地犯錯與不停地修正錯誤中度過,所以學會允許自己犯錯,不要将犯錯當作譴責的機會,而是當作積極的動力。哪怕事情隻做到了80分,也要在過程中為自己拍手叫好。如此,消極情緒越來越少,做事的動力也會越來越強。
2.培養自己的鈍感力
鈍感力,是由日本著名的作家渡邊淳一提出來的,他認為現代人過于敏感往往深受傷害,而鈍感力是我們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他還提出了鈍感力的五大鐵律:迅速忘卻不快之事;認定目标,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坦然面對流言蜚語;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鈍感力強的人,不是對一切事物都麻木,而是讓消極情緒變成前進的動力。不去糾結别人的評價,敢于面對拒絕和批評,不為無所謂的小事浪費精力,認可世界的差異性,直面自己的目标,努力接近它。
就像渡邊淳一說的那樣:“與其有銳利的敏感度,不如對于大多數事物不要氣餒,這股遲鈍的頑強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現代的力量,也是一種智慧。”
3.找到自己原本的模樣
高度敏感者過于考慮别人的感受,常常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這樣就會導緻自己的需求處于不能滿足的境地,長此以往,自己就會感到不滿,甚至壓力重重。同時,過于在意别人的評價,常常自責很久。
其實,每個人在内心深處都願意做回自己,表達出真實的情感。
就像PAPI醬一樣,在人生的排序中,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别人。
堅持自我,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與評判中。努力活在當下,不被無關緊要的因素而幹擾,重視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不強迫自己去适應環境,學會說“不”,找到屬于自己真正的目标,勇于進取。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将收獲不一樣的風景。
四、在生活中找到優越感
在别人眼中,林黛玉為人刻薄,心胸狹窄,工于心計,大多都不願與她交朋友。其實,林黛玉本身樂于助人,她教香菱寫詩,待紫鵑就像親姐妹一樣。給下屬打賞也十分大方,佳蕙送來茶葉她随手抓了兩把銀錢,一個送燕窩的婆子,她也随手給了幾百錢。隻是因為她的敏感,說話常常不給别人留情面,又頗為挑剔,加上容易放大别人對她的評價,在大觀園裡,林黛玉的人氣遠遠趕不上薛寶钗。
即便如此,很多人也很仰慕林黛玉的才華。這緣于高度敏感的人想象力豐富,擁有極為豐富的内心世界,體現在外在,他們很容易在藝術創作中表達自己,找到自己的優越感。林黛玉的詩寫得非常好,就得益于她的敏感,總是比别人更能感知外界的刺激,加上豐富的想象力,寫出來的詩更能引起共鳴。
被譽為“樂壇詞神”的林夕就是個高度敏感的人。父親有非常嚴重的狂躁症和躁郁症,脾氣非常不好。小時候,林夕洗澡時間稍微長一點,父親都會惡語相向。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林夕就像一隻驚慌失措的野貓,變得敏感焦慮。隻是林夕将自己的共情能力發揮得淋漓盡緻,他嘗試着去體味别人的心情與痛苦,所以填出的詞總是讓人産生共鳴。林夕将自己的情感與時間全部投入到了創作中,讓他沒有時間去糾結那些不完美,而是讓自己的事業綻放出光芒。
如果林黛玉生活在現在,那麼她一定會成為著名的詩人,獲得無數粉絲的膜拜。
了解高度敏感,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與普通人并沒有與衆不同,多發揮它帶來的優勢,去抵禦那些缺點帶來的短闆,多接納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确定新的目标,定會收獲不一樣的光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