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家境很殷實嗎?東晉詩人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詳,東晉縣令的俸祿,竟如此之低?實際情況是,五鬥米是日薪,并非月薪古代有日薪嗎?有不但有日薪,還有年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陶淵明的家境很殷實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東晉詩人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詳,東晉縣令的俸祿,竟如此之低?實際情況是,五鬥米是日薪,并非月薪。古代有日薪嗎?有。不但有日薪,還有年薪。
●張銳強
東晉詩人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會想,他作為彭澤縣令,一縣之長,工資為什麼會如此之低。
十升為一鬥,每鬥十二斤半。如果每月五鬥米,不過六十二斤半。古代鬥米斤鹽,五鬥米不過五斤鹽。直接折算成貨币,五鬥米現在的價格也不過三百元左右。他自己的生活費都不一定夠,何況養家?再說,他還要喝酒。
怪不得陶淵明不願幹。看來,他并不是有骨氣,而是工資實在太低,别說他那麼有才的人,就是你我,也肯定不能幹。
問題是,真是這樣嗎?東晉縣令的俸祿,竟如此之低?對此大家衆說紛纭,曆史學家缪钺把五鬥米解釋為士大夫每月的食量,認為此為虛數,不能坐實。這個說法固然有趣,但隻是推測,沒有憑據。另外一個曆史學家楊聯陞認為縣令秩六百石(一石等于一斛),按照“粟五米三”的比例,合已舂之米三百六十斛,東漢以後官員俸祿半錢半谷,每月米十五斛(一斛等于十鬥),正好每日五鬥。故而,五鬥米是漢以後低級縣令的日俸之半。
貌似有理有據,但其中有個誤會:漢代的六百石也好,二千石也罷,都隻是級别,而非實數。六百石級别的官員,月俸七十斛,而非三十斛。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實際情況是,五鬥米是日薪,并非月薪。古代有日薪嗎?有。不但有日薪,還有年薪。而且最初都以年薪為主。
工資或曰俸祿,都是由貴族的封地演變而來的。早期貴族都有封邑,為國君服務不再另付工資。或者說,封邑就是他們的工資,所謂爵祿。春秋戰國時期事務增多,官員增加,同時人才流動性加大,客卿遊士成為時尚,楚才晉用層出不窮,俸祿就慢慢從食邑變為食谷,爵祿演變成谷祿。因為給你一塊食邑,也許你明年就走了,不如直接将食邑按照稅收折算成實物。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依舊屬于官府,但他們繳納的稅賦都是你的。
谷祿出現于春秋晚期。《論語》有雲:“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這其中的“谷”,便是領谷祿、做官,跟其中的另一句話“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相對應。中國曆史上的工資,發了很多年的糧食,淵源便在于此。
春秋戰國時期的谷祿一般都是年薪。因為稅收每年一次、秋後算賬。《戰國策》中經常出現食祿千鐘、千盆的,“書中自有千鐘粟”,這都是年薪。一鐘等于一百鬥,千鐘便是十萬鬥;一盆則相當于兩百鬥。如果不是年薪,君王恐怕得破産。
秦漢時期經常罷官,官員輪換快,因而普遍實行月薪,盡管爵祿谷祿并未絕迹。月薪的形成曆史也很早,秦簡中有“月食”,《周禮》則有“稍食”(古代官府按月發給的官俸),都是為低級官吏按月發放的廪食。因他們地位低,餘糧不多,每年一次發薪難免挨餓,而且都不是不可或缺的緊要人才,今天來明天走也沒關系,周期可以短些。
今天我們将小吏的月食、稍食,跟爵祿、谷祿等量齊觀,當年可不是這麼回事。這二者之間有天然的鴻溝,不僅僅在于數量,更在于地位:爵祿、谷祿是貴族特權,而月食、稍食,這種按月領工資的,都是無爵而有事的階層。
年薪、月薪逐漸統一,跟秦漢以文法吏治天下有很大的關系。秦漢時期官吏不分,由吏入官自然而然,從三公到胥吏通稱為“吏”。吏的階層不斷上升,侵奪貴族空間,月薪不僅大面積取代年薪,彼此之間的性質鴻溝也不複存在。應該說,這是秦漢國力提高的内在推動之一,因其打破了階層固化。從隋唐開始,官吏分野,但選官的中央機構依舊稱為“吏部”,算是起初官吏不分的餘緒。
作者:張銳強
來源: 廈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