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燕魚風筝、紅鯉魚風筝、大青鹞風筝滿滿當當地挂在牆壁上,縫紉機“哒哒哒”地運作着,代加工的風筝零件被疊成一堆放在工作台邊……10月12日,記者走進岱山鹿欄晴沙景區的風筝作坊,制作人員們正專心做着風筝。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團隊,3個女人2個男人,有家庭婦女也有退休老人,大家因為對風筝的喜愛走到了一起。今年10月13日舉行的中國·岱山島國際風筝節,所使用的部分風筝就出自這個團隊之手。
“我小時候很喜歡風筝,一有空就做些簡單的風筝來玩,從最簡單的瓦片鹞開始,越做越複雜,越做越有意思。”72歲的傅永清講起了和風筝的緣分,“我既做過漁民又當過會計,退休以後碰到了沙洋社區裡面招風筝制作人員,我就趕緊報了名。”
傅永清說,決定一隻風筝能不能飛得高的環節是骨架制作。制作骨架時一定要對稱,抓好平衡點。篾條剖好後,必須用砂紙磨平,粗細一緻,不然,就會偏向一邊。“所以認真仔細的人可以很快學會做風筝,而急躁粗心的人做出來的風筝就很難飛起來。”傅永清說。
另外,風筝的着力點、聚風點也很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