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翻譯成人話,就是“好奇心殺死貓”,旨在告誡各位貓主子和貓奴,對于不了解的事物,千萬不要過分好奇,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好奇心殺死的是貓?不是蟑螂蚊子蜘蛛螞蟻,或者貓的天敵(大霧)——狗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話的起源。
它最早出現在1598年,英國湯顯祖本·瓊森的劇本《人人高興》裡:
Care will kill a cat.
Care在這裡解釋稱“煩惱(worry)”或者是“悲傷(sorrow)”,也就是
擔憂和悲傷會殺死貓。
1599年,大家都熟悉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在劇作《無事生非》裡,将這句和貓相關的話進行了“洗稿”:
有研究表明,很多寵物貓可能會因為焦慮或者擔憂,得了膀胱炎、皮膚炎等病。所以,古人的這句話還是對的,
後來,Care(擔憂)走形成了Curiosity(好奇),文學界一直有這麼幾個猜測:
◆ 印刷錯誤。
◆ 因諧音而訛傳的口誤。
◆ 随着時代發展,諺語發生了演變。
總之,Care killed the Cat變成了Curiosity killed the Cat,不光沒人質疑句子走形,甚至獲得了作家的背書。比如美國“魯迅”歐亨利就在1909年,把這句話寫進了短篇小說《Schools and Schools》中,諾貝爾文學家得主尤金·奧尼爾則用在了他的劇作《毛猿》(Diff’rent)中。
奇幻小說家史蒂芬·金還對這句話做了一下延伸: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satisfaction brought him back.
好奇害死貓,但滿足了就沒事。
不愧是寫出《魔女嘉莉》和《閃靈》的人,他的靈感來源一定是無窮無盡的好奇心,而且滿足了很多愛看恐怖和奇幻小說的貓奴的心。
那麼又來了一個問題,貓真的有好奇心嗎?好奇心重的,真的會死嗎?
英國BBC出品的地平線系列紀錄片中,似乎可以給出一個答案。人們把GPS系統套在貓脖子上,以觀察貓的活動範圍。他們發現,很多貓都非常謹慎,尤其是一些家養寵物貓。
可能貓生十幾年,連家裡的門在哪兒都不知道,甚至于,在自家陽台溜達一圈,就已經算是去了一趟東南亞那麼遙遠。
很多具有野性的貓卻是real大膽,會在安全距離之外探查不熟悉的事物。英國頂尖的貓科動物學家John Bradshaw和Sarah Ellis認為,一旦發生食物短缺,膽大的貓會比膽小的貓活的更好,因為能先吃到食物。不過等它接近食物時,貓又會謹慎前行,使自己不會淪為捕食者的大餐。
所以好奇心并不能殺死貓,并且殺不死貓的必使貓更強大。
——喵·漢尼拔
參考資料:
《好奇心殺死貓?破解貓奴的三大迷思》 John Bradshaw BBC知識 2013
《Schools and Schools》 歐亨利
《Every Man in His Humour》本·瓊森 1598
《Much Ado About Nothing》威廉莎士比亞 1599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E. Cobham Brewer
《Horizon: The Secret Life of the Cat》 BBC 2013
《A handbook of proverbs: English, Scottish, Irish, American, Shakesperean, and scriptural; and family mottoes, ed.》James Allan Mair 187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