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是未成年人進行的遊戲充值?在申請退費中就此問題取證一直很困難。
近日,來自包頭的曹女士向澎湃新聞質量報告反映稱,她14歲的兒子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歡太”)旗下的歡太賬号玩小遊戲時,共計充值了19556元。申請退款後,歡太僅同意退款遊戲充值的約百分之五十,曹女士表示不能接受。
10月30日,歡太官方客服稱,由于涉事遊戲賬号是成人賬号,而且進行遊戲充值必須輸入支付密碼驗證,屬于主動消費行為,因此無法為曹女士退全款。
上海浦深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沙提醒,網絡遊戲用戶需要實名,但是實名認證的方式目前法律并無相關規制,如登錄遊戲的個人賬戶是已經經過實名的,那麼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應當注意。因孩子系用家長實名認證的賬戶登錄遊戲,如家長要求退款,多數時候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涉案的充值金額系由未成年人操作充值的,事實上家長較難取得該類的證據,這是未成年充值網絡遊戲維權事件的難點。
消費者投訴:
曹女士告訴澎湃新聞,由于疫情封控的原因,她的孩子從10月8日開始用曹女士的手機上網課,一直到10月下旬。此後,曹女士在翻看消費記錄時,無意間發現孩子在上網課期間進行了大額的遊戲充值。
曹女士提供的遊戲充值記錄
發現問題後,曹女士聯系歡太平台申請退款并提交了相關憑證,證明遊戲充值确實是由未成年人進行的。曹女士提供的手機截圖顯示,她的賬戶從10月8日到10月20日,一共在遊戲中充值43筆,共計19566元,“這些遊戲充值就是發生在孩子上網課期間。”
曹女士認為,孩子在登錄遊戲時,并沒有輸入成人的身份證信息進行驗證,直接就能登錄,她向澎湃新聞提供一份演示視頻稱,她使用的是oppo手機,手機賬号就是歡太賬号,oppo手機的遊戲中心、軟件商店等多款app均需用歡太賬号登錄。用戶在oppo手機上進行了歡太賬号的實名認證後,下載oppo手機上的小遊戲,便可直接關聯歡太賬号的實名信息,無需再次進行進一步的實名認證流程,就可以玩遊戲并進行充值。
oppo手機上的小遊戲打開後可直接關聯登錄歡太賬号
“我認為歡太公司在這件事裡是有責任的。”曹女士說,她申請退款後,歡太公司回複稱隻能退款50%,她認為自己确實存在監管不當的問題,也願意承擔一定的責任,但這個比例讓她難以接受。
企業回應:
10月30日,澎湃新聞緻電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客服,客服人員稱由于涉事遊戲賬号是成人賬号,而且進行遊戲充值必須輸入支付密碼驗證,屬于主動消費行為,因此隻能按照實際情況,由公司客服經理同未成年人家長進行協調溝通,解決退款事宜。
10月31日,澎湃新聞緻電oppo官方客服,客服人員稱已記錄了相關未成年人家長們的信息,之後會跟家長們聯系核實,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目前退款事宜仍在協商中。
曹女士孩子上網課的部分憑證,此期間确實産生了遊戲充值消費
律師說法:
澎湃新聞注意到,曹女士遭遇的情況并非個案,據澎湃新聞質量報告此前接到的投訴,來自河南省平頂山市的陶女士和來自河南省安陽市的張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陶女士6歲的女兒用歡太賬号玩遊戲充了5036元,申請退款後歡太以“遊戲賬号是成人認證的”為由,僅同意補償慰問金2700元,陶女士還未同意此退款方案。張先生12歲的女兒用歡太賬号玩遊戲充值22100元,申請退款後歡太稱可退還關懷金百分之五十,經反複溝通,歡太同意退還14417元。張先生仍不滿意,但沒有别的辦法,隻能同意歡太的退款方案。
對此,上海浦深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沙認為,根據法律規定,未成年人充值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本案中,家長系不同意孩子追認,遊戲公司理應退款。但需要注意的是,因孩子系用家長實名認證的賬戶登錄遊戲,如家長要求退款,多數時候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涉案的充值金額系由未成年人操作充值的,事實上家長較難取得該類的證據,這是未成年充值網絡遊戲維權事件的難點。
對于歡太平台的小遊戲無需二次實名驗證便可登錄的問題,胡沙指出,該種登錄方式其實不僅是在遊戲平台存在,在其他平台同樣存在,該種登錄方式能夠便捷人們生活,但其也容易産生類似本案中的問題。就目前的法律規則來說,網絡遊戲用戶需要實名,但是實名認證的方式目前法律并無相關規制。
胡律師提醒,在未成年人參與網絡遊戲這類事項中,法律、家長及遊戲主體各自都需要承擔不同角色,法律以規則的形式引導方向,遊戲服務商和家長也需要承擔各自的責任。本案中,登錄遊戲的個人賬戶是已經經過實名的,那麼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應當注意這一點,家長的監管缺失也是此類案件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