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叫做共青城,是全國唯一以共青團命名的城市;有一個車站叫做共青城站,彙聚青春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從米糧鋪到共青城
共青城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60多年前,98名上海共青團的青年志願者來到鄱陽湖畔的米糧鋪一帶開墾荒地、紮根創業,創建了“共青社”。
歲月流轉,從“共青社”到“共青墾殖場”,再到“共青城開放開發區”,如今的共青城已經成為江西省最年輕的縣級市,也是國内唯一的“全國青年創業基地”。
矗立在共青城腹地的共青城火車站見證并參與了共青城的建設和發展。共青城站的前身名為米糧鋪站——僅從名字就能感受魚米之鄉的韻味。
在國内物資短缺的年代,上海共青團的青年志願者在這片土地上努力耕種,用汗水換來糧食支援國内建設。1991年建成的米糧鋪站,成為當時連接全國各地的鐵路樞紐和重要貨運集散地。
1996年9月,随着京九鐵路全線竣工通車,米糧鋪站開始改建擴站,并更名為共青城站。2010年9月,共青城站改擴建完成,并随昌九城際鐵路的開通投入運營。
車站總建築面積擴大近6000平方米,站台規模為3台5線。截至2021年底,共青城站日均辦理營業客車63列,全年發送旅客近百萬人次,成為昌九城際鐵路上的第三大火車站。
京九樞紐連南北
共青城站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廬山南麓,與南昌、九江兩市相距都是60公裡左右。1997年京九鐵路建成通車,使江西的兩大城市南昌、九江處于一條大動脈上,同時也帶動了處于昌九中段的共青城脫穎而出。
共青城站連接京九鐵路,北通京津,南連廣深,西經武九鐵路至武漢,東經鷹廈鐵路至廈門、福州。可以說,京九鐵路使共青城具有貫通四面八方之利,不僅大大改善了共青城地區的投資環境,吸引大量外資,也推動人流、物流、信息流彙聚此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局面。
受益最多的當屬共青城的羽絨産業。20世紀70年代初,共青城人看到了羽絨服裝的廣闊市場和鴨絨原料的低廉成本。年輕的共青城在艱苦的條件下,風風火火地邁進了從“闆鴨起家”向“羽絨發家”的創業之路。
在公路網尚不發達的年代,不少企業家坐火車來共青城考察學習;各類羽絨服飾成品也源源不斷地通過鐵路走向全國各地市場。在共青城站工作多年的張師傅說:“以前來共青城的旅客不是進貨,就是去考察羽絨服企業。雖然現在直播帶貨 快遞成為了零售新模式,但來共青城出差旅遊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青春名片”展朝氣作為“鄱陽湖畔的明珠,京九線上的名城”,共青城站在站房設計上選用現代化的建築風格。
站房整體外形猶如一個“共”字,站内候車室、進出站通道的牆壁上均挂有“共青”精神宣傳壁畫,彰顯共青城的發展曆程和人文曆史。
整個站房端莊現代,體現一種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與共青城的城市特征相呼應。
站房功能布局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寬敞的售票廳與候車室為旅客乘車帶來最佳體驗;服務台位置顯眼,方便旅客問詢;站前廣場兩側分别規劃私家車、出租車、公交停車場,做到人車分流,換乘快捷,形成多種交通工具融合互補的客運格局。
共青城站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贛鄱大地上,成為共青城一張亮麗的“青春名片”。
“青”字招牌顯擔當
共青城站自開站以來,一批批正值青春年華、滿懷理想抱負的鐵路青年陸續來到這兒,傳承當年上海共青團青年志願者的墾荒精神,讓這座車站充滿了青春活力。
這裡的青年工作人員占車站總人數的70%以上,職工隊伍的年輕化,帶來的是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工作模式。
青年黨、團員自發成立志願服務隊、突擊隊,面對每年雨雪汛期、客流高峰,他們加班頂崗,把青春和汗水灑在運輸一線,實現車站11000多天的安全生産,踐行“樹共青形象,展青年風采,讓青春閃光”的團隊精神。
為了擦亮“青”字招牌,車站還精心打造“共青号”青年服務台,組建了一支青春靓麗、富有活力的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将服務台作為傳承紅色基因和志願精神的根據地。
2017年以來,“共青号”青年服務台不斷拓展服務内容,優化服務舉措,從原來簡單的咨詢台改造成集問詢、幫扶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2018年獲“全國青年文明号”榮譽稱号。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共青城站傳承紅色基因,鐵路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在改革發展的新征程中,接續奮鬥、當好先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