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遼甯東港海邊挖蚌人挖象拔蚌的故事。這樣的“路”,會讓人聯想到懸崖村,但這是挖蚌人每天下到灘塗和返回岸上的必經之“路”——驚心在路上,動魄在灘上。
“成品”象拔蚌。從海灘上挖出到幹淨清爽,要經過很多工序。海鮮為什麼要比一般的農副産品貴?數量少、獲取難、成為成品的工序繁瑣。
為了搶時間,海水還沒有徹底退去,挖蚌人就要走到能挖到象拔蚌的地方。初夏時節的海水還很涼,走一會兒還可以,但連續走五六裡路,那種鑽心的涼就會讓人很難受。
跪海挖蚌。這是挖蚌人在灘上最長時間采用的姿勢,節省體能,但傷身體。據正在挖蚌的大姐介紹:漁村裡目前還健在的最早那批挖蚌人,個頂個有風濕性關節炎,但漁民的想法非常簡單:隻要不傷命就得幹。
注意挖蚌人手上的鋼筋條,插進有象拔蚌的海泥裡用力轉動,攪碎外殼,再将手伸進去将蚌掏出。這個過程非常耗體能,也是雖然工錢高,但挖蚌人不敢戀戰的主要原因:其一體能透支第二天沒法繼續,其二潮水不等人,走不動了有生命危險。挖蚌人說,曆史上發生過貪财走不動被浪卷走的事兒。
這是“新鮮出爐”的象拔蚌。一斤的手工費3元,3小時挖60斤就是180元,最能幹的挖蚌人能掙200左右。象拔蚌上岸後不能直接進入海鮮市場銷售,還得經過一些複雜的工序捯饬幹淨了。“挖蚌難,能把它吃到嘴裡也不容易。”挖蚌人說。
挖蚌,單膝跪還是雙膝跪很能說明問題。單膝跪,說明體能還正常,還撐得住;如果是雙膝跪,就說明這個人距離體能極限的臨界點很近了。
圖片中的紅衣大姐,是挖蚌人中的佼佼者。挖蚌時間最長:3年;挖蚌數量最多:一次下海3小時大約能挖七八十斤。紅衣大姐說:挖蚌的活兒,經驗很重要,但拼體能傷身體,不少人幹了一兩年就不幹了。所以,灘塗上有經驗的資深挖蚌人并不多。
挖蚌人,幾乎以爬行的姿勢,拖着裝象拔蚌的口袋在灘上移動,讓人心悸、讓人震撼。而他們的一句話更是讓人五味雜陳:俺們守着海邊還有掙大錢的地方,偏遠地區沒什麼資源的,他想一個小時掙六七十,去哪兒掙啊?知足吧。
艱辛的挖蚌人,知足的心态。實在無法統計,在全國範圍内,小時工資六七十元所輻射的是怎樣的人群。網友不妨說說,在你們當地,什麼樣的人、要出付怎樣的勞動,小時工資能到六七十元。那麼再回頭看看挖蚌人,3小時180元的收入,究竟高不高?(棋簿紫/圖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