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則我在頭條問答的解答。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到公衆号。
提問者問:“月球是高等生物造的”,這一說法的可能性有多大?
月球是人造的可能性為零。
月球不過是宇宙中很平凡的天體,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如果月球是人造的,那麼宇宙中萬億天體都可能是人造的。
科學認為,月球起源于地球與其他天體的碰撞。在月球上可以找到地球的化學成分。月球大約形成于約幾十億年前,那時形成地球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是它形成于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某個天體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産生的碎片。
月球“神秘小屋”僅是一塊岩石而已
有人說,月球的中間是空心的,因為用了撞擊發現月球内部傳遞出來的波很特殊,所以有可能月球内部有巨大的空間。這個說法來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兩位退役的前蘇聯宇航機構雇員,他們發表文章做了如上的推測。但他們的說法,從來沒有被科學界證明過。此後,人類多次探索月球,也做了很多實驗,從來沒有發現那種特殊的月震波。而且有大量的證據表明,月球的内部是實心的。幾十年來,人類多次進行了人工(20餘人)和機器人登陸月球考察活動,對月球做了很多實地探測了解。近年來,中國的嫦娥号登月工程也探索了月球,兩架探測器工作了幾年了,也沒有發現月球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如果月球真正的具有什麼神秘的地方,全世界的科研機構早已經奮勇而上,誰不想拿幾個諾貝爾獎呢?誰不想揚名立萬呢?
何況,我們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任何“史前文明”,也沒有地球以外智慧生命與地球接觸過的蛛絲馬迹。一句話,我們還沒有發現過外星人的存在。既然還沒有發現過外星人,就不能把月球與外星人聯系起來。不存在的,沒有被證明的東西,為什麼要假設它們創造了地球呢?我是不是也可以說上帝創造了月球呢?
月球就是一個普通的天體而已,雖然對我們地球人很重要,但在太空中根本微不足道。即使是地球,她在宇宙中,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位。連地球都微不足道,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外星人憑什麼要耗費巨大的資源,創造一個平淡無奇的月球呢?
所以,月球不可能是人工創造的,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天體而已。
作者:懷疑探索者
附錄:
《月球真的是空心的嗎?它是外星文明留下的飛船嗎?》作者:懷疑探索者
節選:
都說要鼓勵“百家争鳴”,所以似乎“月球空心論”作為其中的一個說法,也應該受到歡迎一樣,但其實所謂的“月球空心論”在科學上沒有任何讨論的價值,因為主流科學界對此是不屑一顧的。在科學界也根本不存在“空心”與“實心”的争議。如果一定要說有争議,不過是昴宿星人這些境外的外星人神秘主義教派内部的争議,它們雖然都堅持月球是空心的,但一派堅持月球是宇宙飛船和外星人的基地,一派堅持月球裡面是一個高維通道。但天文學界認為這些說法不過是笑話。為此,天文學家們明确地指出來,月球必須是實心的天體,絕無可能是空心的,而且提出了各種證據。而神秘主義教派則指責科學家們“靈魂的維度不夠”,所以發現不了月球是空心的“事實”。但既然這些教徒靈魂的維度足夠,也沒見他們幹出什麼利國利民的大事出來。這次特朗普競選失敗,昴宿星人教之前一直是特朗普的鐵杆,為什麼就沒有讓他們的外星人爸爸幫忙?
月球
所謂的“月球空心論”,出現的時間并不特别悠久,也就五六十年而已。當初有兩個前蘇聯的航天部門的工程師,一個叫做米哈依爾·瓦西裡,一個叫做亞曆山大·謝爾巴科夫,這兩位同學在報紙上最早提出了月球是空心是觀點。有人說他們是天體物理學家,其實他們隻是普通的工程師,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科學成果。而且,二人還是通靈論的支持者,曾經說自己可以與斯大林通話雲雲,一看就不怎麼靠譜。這兩個不靠譜的哥們說的胡話,能有什麼可靠性?說他們是編科幻小說,都算擡舉了他們的智商。要注意,這二人當初在提到月球是空心的時候,還順帶說月球有15億年曆史,是遠古外星文明建造的太空飛船,而且在它的内部迄今存在者高度發達的文明世界。但月球存在的曆史已經證明有44~46億年,可不是二人張口就來的15億年。而且從一系列的證據來看,月球更可能原先是地球的一部分。有關它的起源,一般被認為是遠古地球與一顆天體“忒伊亞”之間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碰撞産生的碎片在最後凝聚為月球。
至于外星人的說法,天文學界的權威學術期刊《天體物理》早就公布了結果:還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存在過的信息。也就是說,月球與“外星文明”無關。
不過,由于觀點足夠吸引眼球,這個說法還是引起了全世界UFO和神秘主義愛好者的興趣。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哈羅德·克萊頓·尤裡,這個人根本不是物理學專業的學者,僅僅是一個化學家,他在60年代提出月球的密度比地球的密度低,所以内部應該是空心的。這就有點想當然了。因為哈羅德·克萊頓·尤裡的立據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實際上,月球的密度并不低,依據計算,月球的岩石密度為3.2克~3.4克/立方厘米,而地球的密度是2.7克~2.8克/立方厘米,這樣來看,月球表面的密度還要高于地球,為什麼不反過來說地球是空心的呢?哈羅德·克萊頓·尤裡說這話的時候,我們還剛剛開始探測月球,根本得不出具體結論,不知道他是怎麼得到那個數據的。但如果月球的密度大,又有人可以這樣說,就是既然密度大,理論上月球的質量就應該大,但實際上月球的質量沒那麼大,所以就可能是空心的。正反都是他們一張嘴。事實怎麼樣,不是依靠想象力,得看科學證據。
中國國家天文台的研究員平勁松表示說,科學家對月球做了很細緻的研究,“月球轉動異常探測和地震數據都不支持月球空心說,月球不可能是空心的。”上海天文學會的秘書長唐海明也否認了月球空心說,他指出衆多的可靠月震數據證明月球内部就是岩石結構,不可能是空心的。再參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月震波數據,不但證明了月球的結構跟地球是類似的,而且早就繪制出了月球的整體結構圖。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上,也發表了論文,說依據環繞月球的人造衛星Lunar Prospector的數據,對月球的重力分布進行了測量,認為月球的重力場分布符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繪制的月球結構圖,證明月球也是和地球一樣,有着地殼、地幔、地核的結構,絕非是空心的結構。
美國宇航員在測試月震探測裝置
還有一些坊間小報說,“阿波羅撞擊實驗”證明了月球是空心的。說在20世紀70年代,老美的登月飛船拿一個火箭撞擊了月球表面,結果設置在撞擊點72千米以外的地震儀,記錄到了持續很長時間的無線電振蕩聲。人們就推測,如果月球是實心的球體,這種無線電振蕩聲應該在很短的時間内就會消失。如果是空心,則可以持續時間很久。就好比去敲一個實心的大鐵球,悶響一下就停了,再去敲空心的大鐵球,就嗡嗡嗡振動個不停。
不過,這個所謂的轟轟烈烈的“阿波羅撞擊實驗”是不存在的,曆史就從來沒有發生過,隻不過是登月的宇航員在月球表面采集數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的官方早就否認過有這樣的撞擊實驗。那些所謂的“實驗”報道,沒有一個是來源于正規科學媒體,都是以娛樂、獵奇為主的小報小刊。在NASA的官方提供的資料中,說的是在1969~1972年間,宇航員們分析過月球的地震波數據,結果由于儀器精度差異問題,所以确定不了月核的體積大小。
據“月球空心說”支持者的描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在“撞擊實驗”後說了一句話,即:“The Moon rang like a bell”,意思是月球像一口鐘那樣在響。官方确實有過這句描述,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随即對這句話做了一番詳細的解釋,"Water weakens stone, expanding 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minerals. When energy propagates across such a compressible structure, it acts like a foam sponge--it deadens the vibrations.""The moon, however, is dry, cool and mostly rigid, like a chunk of stone or iron. So moonquakes set it vibrating like a tuning fork."什麼意思呢,大緻就是說,地球地表的水分十足,像一塊吸水的大海綿,可以抑制振動,振動時間持續就短。而月球上面沒有水,就是一塊硬邦邦的大石頭,缺乏液體的吸能作用,所以敲在上面當然振動回蕩的時間要長久。但有些人壞得很,故意把解釋的文字屏蔽掉,隻複述前面一句話,為的就是誤導讀者。這種斷章取義的行為,也證明了他們的人品确實不咋好。
這個所謂的“月球空心說”,與“史前文明”愛好者密切相關。凡是推崇這一說法的人,無一例外都相信有“史前文明”。但科學界是否認在,注意了,是徹底地否認有過“史前文明”的。如果“史前文明”存在過,哪怕已經過去了數十億年,我們也可以從鐵礦、鈾礦中尋找到它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迹。不管是“月球空心說”,還是“史前文明”,其實都是忽悠。
嫦娥五号攜帶月壤返回地球
如今美、蘇、中等多國科學家對月球已經進行了一兩百次的探測,僅僅是美國宇航員就直接登陸了15人。2020年11月24日,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号搭載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測器,用于在月球表面采取岩石樣本,如今也圓滿的完成的任務,于12月17日安全返回地球。可以說,月球在科學家眼中是完全沒有秘密的。不要再被地攤文學忽悠了。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别鬧了!真相是這樣...》節選:
在有關外星人基地的代表作品中,最典型的莫過于《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在這些陰謀論者的想象中,月球人和外星人被月球所庇護,地球人永遠發現不了他們,而他們則蓄勢将一舉推平地球。
另外,還有很多阿波羅登月陰謀論者聯想到此事,甚至編造了阿波羅登月時宇航員被綁架、受威脅等著名謠言。
月球背面的高清照片
事實上,1959年10月7日,蘇聯的月球3号探測器首次環繞月球并看到月球背面,發現那裡比起正面并無特殊之處,隻是有更多的環形山、隕石坑和荒漠,1960年蘇聯就發布了月球全地圖。随後的美國探測器也完全驗證了這些研究結果,中國發射的嫦娥一、二、三号也都拍下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到了1968年的阿波羅8号任務,宇航員才得以第一次飛臨月球背面,代表人類用肉眼看到了月球背面,但如同無人探測器看到的一樣,那裡是一片荒蕪。
也就何新的粉絲會信這樣的謠言。
《月球是空心的?這事有點不靠譜》節選:
月震試驗、月球密度真能證明月球空心?關于月球空心的說法,最早來自于兩位蘇聯天體物理學家米哈依爾·瓦西裡和亞曆山大·謝爾巴科夫。但這一說法在最初并沒有引起大衆廣泛關注,基本上大家的看法是“這哥們在搞科幻呢”。
後來這一假說走進人們的視線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表示,支持這一說法。他們的理論依據是,月球的整體密度遠低于地球整體密度。這其中較為知名的一位就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羅德·克萊頓·尤裡,他曾表示月球密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月球内部結構中很大部分是空的。
而最終讓月球空心說廣為流傳、并被很多人相信的是“阿波羅月震實驗”。根據坊間流傳的說法,20世紀70年代,“阿波羅”号探月過程中,曾經發生推進器撞擊月球表面的事,結果設置在72千米處的地震儀,記錄到了持續很長時間的振蕩聲。這種無線電振蕩聲,好像一隻巨大的銅鐘,越傳越遠,越傳越弱。就像用錘子用力敲擊大鐘一樣,振動持續很長時間才慢慢消失。人們分析,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振蕩持續很短的時間就會消失。這就好像當人們用力敲擊一個空心鐵球時,它會發出嗡嗡而持續的振動,而敲擊實心鐵球的時候,隻會聽到短暫的振動一樣。
另一個被空心論支持者們反複提出的證據仍然是“密度”。地球岩石的密度是2.7克—2.8克/立方厘米,而月球岩石密度為3.2克—3.4克/立方厘米,并不低,按照這一情況,月球的總質量應該要比現在的計算結果大得多,相應的,其引力強度也要大一些。然而,實際上,月球的引力隻有地球引力的1/6。人們懷疑正是由于月球内部為空核造成了這一結果。
不靠譜!空心說從來沒有“科學”過
盡管月球空心說在民衆當中流傳甚廣,在科學界也有不少支持者,但是,有許多科學家并不認同,他們甚至認為月球空心說是無稽之談。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平勁松向科技日報記者明确表示,空心說不靠譜。“月球轉動異常探測和地震數據都不支持月球空心說,月球不可能是空心的。”他強調。
月球空心說最早提出源自兩個蘇聯科學家在《真理報》上的揣測,然而他們當時的論調是:“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産物。15億年以來,月球一直是外星人的宇航站。月球是空心的,在它的内部存在一個極為先進的文明世界。”這種明顯帶有科幻色彩的言論被主流科學家們認為,月球空心說從提出之初就是不靠譜的,極大的可能是當時處于冷戰時期,這隻不過是蘇聯為了吸引目光胡編亂造的一種假說,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另一條被月球空心說的反駁者強調的證據來自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反駁者們認為,NASA從沒有提出過月球空心說,也從沒有以月震實驗為空心說背書。NASA官方資料中明确的結論隻顯示1969年—1972年間的月球地震波由于儀器精度差異無法确定月核的具體大小。
由于月球空心說流傳甚廣,網上甚至有一群天體愛好者專門到各個論壇發文反駁空心說。他們中的一位表示,純粹是因為愛好科學,不想讓謠言越傳越廣。這位網友曾在科學論壇發表“回擊月球空心說”等熱帖,網絡擁趸不少。他說,對這個問題自己曾做過廣泛的資料調查,很多空心說的言論都來自于地攤小報,後來越傳越真,在他看來“月球内部應該是疏松岩石結構,月震實驗也說明了這一點”。
對月球的好奇和探索終将給我們答案
月球到底是空心還是實心,現有的科學研究還沒有給出明确的結論,可以看出的是主流科技界對月球空心說持否定态度。
《假設印度“月球2号”探測器過幾天突然發射信号,算任務成功嗎?》作者:懷疑探索者
内容:
印度“月球2号”登月探測器軟着陸失敗之後,必然是已經墜毀在月球地表了,而不是繼續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巡行。既然墜毀了,當然是徹底壞掉了,不可能繼續發射信号。從幾千米的高空直接墜下,當然不可能保持完好。
探測器在執行任務的最危險、最關鍵的步驟,就是軟着陸這個環節。當年前蘇聯連續向金星發射登陸探測器,前面的幾次任務都失敗了,第四次才成功。保持什麼角度,在哪個地點着陸,需要多大力量的反射噴流,事先都是被精密計算過的。稍有差池,就會前功盡棄。
這次“月球2号”打算在月球的南極地區着陸,目的是為了探測該地區有沒有冰的存在,為下一步探索積累經驗。而這次任務之所以在軟着陸的最後階段失敗了,其具體原因印度方面還沒有公布,但據中科院的朋友說,很可能是下降速度過快造成的。1.4億美金雖然損失了,但是絕非是“打了水瓢”,積累教訓經驗,印度的“月球3号”遲早也會出來,成功登陸月球隻是時間問題。
印度的航天技術并不很強,如今剛剛起步,但這次失敗并沒有讓他們放棄。據了解,印度總理莫迪已經打電話給技術部門負責人和主要的設計師,親自予以了安慰。莫迪還做出了承諾,每年給印度的航天部門增加40%的預算經費。有了經費的強力補充,印度的航天事業會發展的很快,我們不能對它們小觑,更加不能嘲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