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詩味與趣味的培養?西漢文學家劉向在《說苑.修文》中指出:“衣服容貌者,所以悅目也;聲音應對者,所以悅耳也;嗜欲好惡者,所以悅心也”這段論述實際上闡明了人們對美的感受是分層次的,是遞進式的審美活動美感作為人類内在人化的曆史成果,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情感體驗,它呈現出層層深入、步步提高的不同形态因此,人們對美的感受可以區分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這三個層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談詩味與趣味的培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漢文學家劉向在《說苑.修文》中指出:“衣服容貌者,所以悅目也;聲音應對者,所以悅耳也;嗜欲好惡者,所以悅心也”。這段論述實際上闡明了人們對美的感受是分層次的,是遞進式的審美活動。美感作為人類内在人化的曆史成果,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情感體驗,它呈現出層層深入、步步提高的不同形态。因此,人們對美的感受可以區分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這三個層次。
“悅耳悅目”是初級審美活動,它雖然是一種單純的感官愉快,卻又不僅僅是生理快感,而是精神上的享受。讓我們悅耳的審美對象主要是聲音,如天籁之音,即大自然中的風聲、雨聲、流水聲,還有鳥叫聲、蟬鳴聲、雷鳴聲等等,但主要還是欣賞音樂。音樂家以音響的魅力,抓住了人們的耳朵 ,使人産生聽覺上的快感,進而激發起情感的喜與憂以及無限的遐想。音樂的音響形式不是單純的聲音遊戲,而是人類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藝術表現。我們對悅耳動聽的音樂音響和音樂形式的欣賞,不僅能産生聽覺上的愉快,也能産生精神上的滿足。聽着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 那歡快的旋律感覺如幻出麗日豔陽;聽着《黃河大合唱》,那雄渾而悲壯的旋律感覺如排山倒海,氣勢磅礴。聆聽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瑪演唱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那深情而優美的旋律,我仿佛看見了遼闊的草原、白色的蒙古包和在藍天翺翔的雄鷹。每當耳畔響起《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時,我的胸中就充滿了澎湃的愛國激情。視覺上的審美感受是悅目,比如在色彩的組合裡,我們能看出畫家用色彩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荷蘭大畫家梵高在畫作《星空》中,用藍色旋渦來表現一種無法言表的精神顫動、自我向宇宙的深刻有力的呐喊;而在名畫《向日葵》裡 ,卻是張狂地向人顯現着它那燦爛光輝、自由伸展的生命。
“悅心悅意”是中級審美活動,即人們在欣賞審美對象時,不會停留于表面的視覺、聽覺的愉快上,或對審美對象的形象和結構的感受中,而是會展開一系列心理的理解、想象、情感活動,從有限的、偶然的、具體的形象中,不自覺地捕捉和領會到某些本質的、無限的、必然的、深刻的内容與意蘊,從而獲得美感享受,收到悅心悅意的效果。我們在觀看畫家羅中立的著名油畫《父親》時,看到的不僅僅隻是一個普通的父親,而是中華民族的全體的父輩形象。他們多少年來默默承受着生活長河的洗禮,經曆着磨難、掙紮、奮鬥、創造、犧牲和無私的奉獻。從《父親》身上,我們感覺到的是一種苦難中的偉大,平靜中的悲壯,無言的崇高。在讀唐詩經典之作《登幽州台歌》時,我們會穿越時空,神遊千載,為胸懷大志而又報國無門的大詩人陳子昂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
與悅耳悅目的較為單純的審美不同,悅心悅意表現為心思意向的審美享受,主要是在認識基礎上的觀念上的喜悅,突出的是想象與理解的特點。比如羅丹的大理石雕像《思》,一個秀美的女性,戴着一頂樸素的帽子,正沉浸在思索之中。她憂郁而凝視的目光、緊閉的嘴唇,表露出内心世界的豐富複雜,好像正沉浸在一種矛盾和痛苦之中。這頭像的下面沒有身軀,隻有一塊粗糙的方形的石頭。看着這位沉思的女子,人們會思索:她是誰?她在想什麼?這給人們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思》以鮮明的形象和含蓄的神态構成了一種優美的意境,具無窮之味,含不盡之意。《思》的意蘊 ,就是一種“象外之象”,我們隻有“超于象外”,才能“得其環中”。
“悅志悅神”是高級審美活動,是審美感受的最高層次,是一種精神意志上的滿足和激蕩的愉悅,是一種理性的領悟。這種深層次的審美感動是心靈的激動、思想的震撼,是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産生的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一種欣喜若狂、如癡如醉、歡樂至極的感受,也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态。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稱之為的“高峰體驗”。馬斯洛在《人性發展能夠達到的境界》中指出:“高峰體驗一詞是對人的最美好的時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時刻,是對心醉神迷、銷魂、狂喜以及極樂體驗的概括”。處在高峰體驗中的人,仿佛沉浸在一片純淨而完美的幸福之中,擺脫了壓抑、緊張、煩惱,感覺與世界融為一體,似乎窺見了真理的光芒、事物的本質與生活的奧秘。西方人在皈依宗教後,在對上帝的祈禱中體驗到高峰快樂;中國人常常在陶醉于清風明月、碧水繁花的自然世界裡體驗高峰快樂,追求“天人合一”、“思與境諧”和“物我兩忘”。盛唐大詩人李白在《獨坐敬亭山》詩中寫道:“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詩仙李白追求的是與山和諧相處,好比知音知己,借此以排遣内心的孤獨寂寞。明代文人楊繼盛在《登泰山》詩中寫道:“志欲小天下,特來登泰山。仰觀絕頂上,猶有白雲還”。這裡蘊含着一種傲然奮争的精神,讀後令人心潮澎湃,意氣昂揚。每次聆聽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這首歌時 ,都會感受到内心的極度震撼,都會情不自禁地向往聖潔神秘的雪域高原。
悅耳悅目,突出的是感性功能;悅心悅意,突出的是認識功能;悅志悅神,則力圖突破感性,升華認知,深求理性内容和永恒的必然。悅志悅神的快樂是明朗的、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她能使人的思想、意志、精神飽滿、堅定和升華。追求這種至高之美,獲得一種靈魂上的強烈的激動,是每個人的最美好的希望。
但願我們在紅塵俗世中的生活充滿詩意 ,越來越美好!
2021,9,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