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慢語
沖着小清新的海報、戳心的宣傳語,昨天我去看了正在熱映的《你的婚禮》。
坐在旁邊的是一對母女,小女孩10歲左右的樣子。
小女孩一直在椅子上扭來扭去,一副坐立難安的樣子,像極了我當時的心情。
出了電影院,我迫不及待翻看了網友對電影的評價,松了一口氣。事實證明,覺得這部電影槽點滿滿的人不止我一個。
“2021了,尬得我腳趾抓地。”
“說白了就是翻拍《那些年》,然後套用《想見你》的許光漢人設還沒套好。”
“脫離現實,無法共鳴,難以理解,三觀炸裂。”
深有同感,這部電影在情節設置和價值觀傳遞上都有硬傷。
情節一:
女主出場按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戲份,但是這部電影的女主尤詠慈(章若楠飾)出現時,讓人有一種導演為了畫面唯美而畫面唯美的感覺。
男主周潇齊(許光漢飾)正在和一群人打架時,女主甩着飄逸的長發出場了,确實是像畫裡走出來的一樣,很唯美。
但是,女主表情淡漠,目不斜視,就那樣高冷地走過去了。
可是,女主生長在一個家暴的環境裡,生平最讨厭打架。
所以,在看到一群人在打男主時,女主不可能沒有心理波動,也不太可能袖手旁觀,這不符合女主的人設。
如果說男主在挨打的時候,女主出來打抱不平,男主對她一見鐘情還很好理解。
影片裡是男主正打着架呢,看到女主路過,架也不打了,女主一臉冷漠走過,男主還一見鐘情了,這劇情有點匪夷所思呀。
情節二:
故事的開始設定的是高三,可是影片中一點也沒有高考的緊張氣氛。教室裡彌漫着一種慵懶的氣氛,這哪裡是高三?
最離譜的是學霸女主和學渣男主經常翻牆出來撸串,一次兩次可以理解,三天兩頭往外跑,老師都不管的嗎?這也太脫離實際了吧?
這裡讓我想起《同桌的你》,同樣也是女學霸和男學渣的故事。
《同桌的你》劇情一般,但是高考前校園環境的呈現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擁擠的教室、埋頭題海大戰的學生、黑闆上手寫的倒計時,都能讓人想起當年備戰高考的自己,很有代入感。
相比之下,《你的婚禮》中這一段就弱很多,太羅曼蒂克了,很難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情節三:
大學裡,女主生日那天感冒了,沒有看到想看的煙花。
男主就在教學樓頂上放煙花,放了那麼久,竟然沒有引來學校的安保人員也是個奇迹。
絢麗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無數少男少女聚集在一起,喊話表白,畫面确實很美,但是我卻覺得很不真實,因為腦子裡一直想的是:
“男主哪裡來的錢買這麼多煙花?怎麼運上去的?學校安保人員哪裡去了?……”
可能年紀大了吧,不再相信太過美好的東西,因為都經不起推敲。
這些經不起推敲的美好卻容易讓年輕的女孩子充滿幻想,從而在現實感情中産生心理落差,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除了經不起推敲的劇情、刻意煽情的設置,這部電影讓我生氣的地方,還在于它的三觀。
影片中刻意營造的愛情至上、初戀至上的觀念,實在讓人不能苟同。以成年人的角度來看,會覺得這些橋段太幼稚了。
場景一:
全國遊泳錦标賽,遇上台風天,女主被困在橋下。
男主竟然抛下隊員和現場觀衆,沖出場館去尋找女主了,這種戀愛腦真是讓人無語了。
廈門有台風不是很正常嗎?交通部門能沒有預警方案嗎?你能比救援人員更專業?豁出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會給女主壓力嗎?
在如此重要的賽事面前,臨陣退賽,也太不負責任了吧?對得起辛苦指導自己的教練嗎?對得起自己十幾年的辛苦訓練嗎?
一個26歲的男人心智如此不成熟,也是醉了。
如果說中學時期、大學時代的男主,因為女主,變得奮發圖強,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裡面還有愛情積極向上的一面的話。
那麼,26歲的男主恰恰用棄賽說明了一點:他從未真的長大。
人的一生中,重要的東西有很多,愛情絕不是全部。到了一定年齡,人身上的責任越來越多,是不能為所欲為的。
為了愛情,摒棄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放棄自己的夢想,不是愛,是傻,是蠢。
好的愛情一定不是建立在一方犧牲自己的基礎上,在愛裡,好好愛自己也是一種修為。
場景二:
男主和女主失去聯系後,男主試着開始新的人生,談了個女朋友。
可是,半年後女主出現了,男主的心裡再次泛起漣漪。
男主執意要送女主去片場,女主婉拒後竟然還是答應了。注意,這時候男主還有一個交往了半年的女朋友哦。
一個是明明現在有女朋友還不和其他女生保持距離,一個是明明知道對方喜歡自己還和對方單獨相處,看到這裡真是為男主的現女友不值呀!
果不其然,男主為了和女主在一起,和現女友分了手。還真是應了那句:初戀一哭,現任必輸!
翻評論時,看到有個網友說,在電影院裡坐在她旁邊的是一對情侶,影片結束後,男生就和女朋友分手了,說是要去找初戀。
青春片還是少拿初戀做噱頭了,還是不要誇大初戀的魔力了,多誤人子弟呀!
初戀是每個人心裡的白月光,在回憶裡也是加了濾鏡的,隻要稍一撩撥,回憶裡的那個人就會更加讓人懷念。
可是,如果真的合适,又怎麼會走散呢?錯過了就說明不是對的人,又何必老拿出來懷念呢?
看到過一句話,男生的現任女朋友說:“我在意的不是你的過去,而是你的過去沒有過去。”
沒有哪個女生願意自己的男朋友和初戀牽扯不清,這部電影估計得罪了不少女性觀衆。
說是男主苦戀女主15年,但是中間男主也找了女朋友,還抛棄現女友硬要和女主在一起,這人設怎麼說也有點立不住。
場景三:
女主父親的葬禮上,男主和朋友談心,提到自己害怕會後悔與女主重逢。
女主恰巧聽到了,還怎麼都接受不了,哪怕男主一再道歉。
其實想想男主當時的處境,一個前途無量的職業運動員,為了救女主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找工作處處碰壁,背負着巨大的心理壓力,他的這樣近乎牢騷的一句話也能理解。
可是我們的女主呢,非但誤解了男主的本意,還扯出原生家庭的痛,這怎麼能相提并論呢?
于是,連個正式的分手也沒有,女主單方面通知男主自己已經決定答應公司去米蘭,留下正處于人生最低谷的男主。
這一段怎麼看怎麼像是女主終于找到了一個去米蘭的理由,想想也挺讓人心寒的。
哪怕是無心的抱怨,男主說的也是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女主不應該更加愛男主,陪伴他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嗎?
可是女主卻選擇了逃避和放棄,這是什麼愛情呀?一點信任都沒有,分開也并非壞事。
總之,兩個人都不夠成熟。男主的犧牲沒有實際意義,反倒成為兩人相處中的一個雷區。
所以呀,即使在戀愛裡,也要保留獨立的自我,不要自我犧牲,自我感動。
結語
《你的婚禮》整體給我的感覺像一本男主獨白的流水賬空想日記,每一段都很倉促,劇情很刻意、很生澀、很不合理,三觀還不正。
雖說藝術高于生活,但是最起碼藝術要來源于生活呀,這樣刻意煽情的設置,怎麼讓觀衆和你共鳴呢?
真心希望以後的影片不要再消費“初戀”了,不要再“初戀至上”了,讓大家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吧。
我是水清慢語,做有意思的事情,寫有溫度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生活中的光與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