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晚上沒睡好的社畜
把希望寄托于午休
……
結果
越睡越困
全身上下
哪哪都不舒服
why?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那是你睡錯啦!
為什麼午休越睡越困?
這種因為午休時間短,清醒基本靠鬧鐘的午睡醒來後的“困”,它有一個專業的學術名詞——睡眠慣性,它指的是當我們突然在睡眠中醒來(非自然醒),人腦會感到昏昏沉沉,迷惑,疲倦等消極情緒。
衆所周知,從入睡到醒來,我們一般會經曆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90~110分鐘,一般人在入睡超過30分鐘後,便由淺睡眠進入深睡眠階段,與睡眠周期共同進行的,是睡眠時兩套控制人睡眠和醒來的神經内分泌機制。
假若一開始睡眠一端處于激活狀态,那麼慢慢地,睡眠會變得比清醒更多,直到清醒被激活,反之亦然。而每個清醒←→睡眠周期與睡眠周期同時進行,同樣需要接近1個小時的時間。
一旦神經内分泌系統完成了哪怕一次「清醒←→睡眠周期」,即午睡持續1小時以上,且進入過深度睡眠狀态,腦部負責情緒管理的區域就會受到這二者很大影響,産生不合常态、邏輯的情緒。所以一般超過1小時的長時間午睡會很容易引起消極的感受。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所以午休時間10~30分鐘為宜。這個時間長度可以讓人補充精力,又不會進入深度睡眠、影響生物節律。
除了睡眠時間外
午睡還有一些講究
1、不要迎風或是對着空調睡覺
有的人喜歡在通風較好的地方午休,但是要注意不能風太大太涼,尤其是夏季更不能在空調的風口下午睡,以防受涼感冒和面癱。
2、用好的姿勢午睡
現在很多人解決午睡的簡單方式就是趴桌子睡覺,頭枕在手臂上,醒來時手麻,臉麻,口水挂在嘴邊,還胃脹氣和眼睛痛。
這是因為趴着睡會壓迫眼睛,短期危害為睡醒後視物模糊及變形,長期危害可出現視力受損。
同時,趴着睡還容易擠壓腸胃,腸蠕動變慢或受阻,長期可影響消化功能,出現消化不良、腸脹氣等情況。此外,還會影響上肢的血液回流,造成局部神經麻痹。
所以,正确的午睡姿勢也很關鍵:
①條件允許的話,躺在床上或折疊床上睡,可使全身關節、肌肉及消化道放松,無局部壓迫,睡眠質量會較高。
②如果是坐在椅子上眯一會兒,想要睡得更舒服可以佩戴環形頸椎枕(U型枕)和眼罩,以固定入睡後頭位,避免“落枕”,讓頸椎更舒服。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③隻能趴着睡的話,可以選擇墊松軟頸枕或抱枕,避免對上肢和面部的直接壓迫。同時最好摘掉隐形眼鏡,否則午睡醒來時,會感覺眼睛莫名流淚,并且視力模糊不清,稍有不慎,易引發感染,導緻幹眼病、角膜潰瘍等。
3、不要逼迫自己午睡
午睡因人而異,如果精神很好,沒必要強迫自己午睡,但是對于腦力勞動者、學生等人群來說午睡是有必要的。
有一些人
午睡是非常非常的
要注意的
1、65歲以上或超過标準體重20%的人
對于超重的人而言,因為睡眠時間和體重呈現正相關,特别是在年輕人中。午睡容易使肥胖加劇,不妨在午飯前小睡20-30分鐘。
2、是血壓很低的人
低血壓患者血流本來較慢,午睡時,血流速度更緩,本身粘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誘發中風危險。因此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以半小時為宜。另外,午睡後不可突然站起,以防體位性低血壓。應扶牆或借助其它物體逐漸起立。在起床、下蹲時動作都應緩慢。
3、由于腦血管變窄而經常頭暈的人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特别是因腦血管問題而經常頭暈的人群,飽餐後血液湧向消化道,立馬午睡,皮下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皮膚、消化道紛紛與大腦争血,此時确實有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所以最好在餐前或餐後半小時後,喝杯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再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