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美妙在于給人以美感的同時蘊含無窮的内涵。華夏傳統源遠流長,精妙的工藝藝術多如滿天繁星。譬如盡顯女子溫婉氣質的錦繡旗袍,繪制圖案精美、顔色豔麗、針法密集的刺繡,這些都堪稱“藝術工藝”,又譬如古代皇帝最愛收藏的景泰藍——古樸典雅,精美華貴的琺琅工藝品。“琺琅”這一詞随着時尚的概念逐漸走向人們的視野當中。
琺琅(又稱“佛郎”或者“法藍”) 是指金屬表面覆蓋釉質(玻璃薄層)的工藝(品),塗在銅質或銀質器物上,經過高溫燒制,能形成不同顔色的釉質表面。既可防鏽,又可作為裝飾。藝術家與匠人們用琺琅為金屬增添色彩。
琺琅,在中國南方俗稱“燒青”,而在北方俗稱“燒藍”。琺琅首飾工藝可以追溯至遙遠的古代,如在拜占庭時期,便有了宗教特色的琺琅圖章;文藝複興時期的畫琺琅首飾以及中國汽車末年的銀藍首飾等等。其琺琅的色彩約麗,具有着安寶石般的光澤和質感,耐腐蝕、耐磨損、耐高溫, 防水防潮,不老化不變質,曆經千百年而不褪色、不失光澤。因此琺琅以多變的色彩、如初的光澤成為藝術之林的珠寶設計寵兒,在珠光閃耀寶石裡展示着自己獨特的光彩。
琺琅主要分為:畫琺琅、掐絲琺琅、内填琺琅三種。
時至當今,傳統的貴金屬、寶石首飾随着時代進步己漸漸不能滿足人們追求個性的需求,而冷琺琅工藝的出現無疑是給沉默許久的珠寶行業注入了一股新泉。
掐絲琺琅是指在制胎時需要掐出花絲,然後将琺琅釉料點填花絲之間再燒制而成。“景泰藍”全稱是“銅胎掐絲琺琅”屬于掐絲琺琅的一種。
内填琺琅是指制胎時不用掐絲,在鑄胎時直接将花紋及凹坑鑄造出來或錾刻打制出來,在凹坑處點填琺琅彩後燒制而成。
目前首飾裡經常用到的就是內填琺琅了,這裡面還可以分成兩種:高溫琺琅(熱琺琅)、低溫琺琅(冷琺琅)。通常情況下琺琅制作工藝繁複,需要足夠的技藝水平才能夠熟練掌握,并且琺琅工藝常常伴随着偶然性,即使是再高超的水平,完全相同的流程,也很難創造出完全相同的作品,冷琺琅不同于琺琅。琺琅的制作工序(制胎、拓印花紋、掐絲、粘合、鐵焊、燒藍、磨光、鍍金);冷琺琅制作工序(3D打印樹脂材料底闆、樹根滴管、3D打印模闆、調合琺琅彩樹脂塗料、填充、晾幹、抛光)。
而冷琺琅則是傳統高溫琺琅的衍生工藝——用樹脂代替傳統釉料進行填充,樹脂在常溫下凝固後就能形成類似高溫琺琅的視覺效果。
Taratata手工冷琺琅兔兔胡蘿蔔系列
傳統琺琅加工過程繁複,出成率較低,且一般人不易掌握。而傳統黃金由于質地軟不适鑲嵌彩寶,硬金首飾也無法實現很完美的鑲嵌彩色寶石,導緻黃金首飾款式、色調單一,外觀設計方面一直沒有其他貴金屬時尚。但随着冷琺琅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因為:
1、冷琺琅可以代替寶石的色彩,并且可以直接燒在硬金産品上的,彌補了硬金無法鑲嵌的缺陷。
2、冷琺琅的硬度可與大部分半寶石相媲美,具有不易脫落、不易氧化等優點;
3、采用冷琺琅工藝的黃金飾品回收價值不受影響。
時至當今,傳統的貴金屬、寶石首飾随着時代進步己漸漸不能滿足人們追求個性的需求,而冷法琅工藝的出現無疑是給沉默許久的珠寶行業注入了一股新泉。這種既簡單又快捷,既現代又美觀的工藝在珠寶界混得可謂風生水起。
傳統琺琅精緻典雅,高貴珍惜。在故宮、在博物館、在高級會所都有它的身影;但它卻不怎麼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但是冷琺琅的出現完全打破了這樣的觀點,它憑借快捷簡單的制作方式走進了大衆視野。
冷琺琅可以批量生産,而又有光彩奪目的效果,使得琺琅的商業價值已經從高端普及到大衆。從百元到萬元,既可作高端琺琅珠寶,也可作批量生産的商業大衆珠寶首飾(包括日常工藝品,鑰匙扣、徽章等)。
冷琺琅不同以往的是利用樹脂和顔料相結合,再燒制出的琺琅新工藝。意思就是傳統琺琅上色用釉料而冷琺琅用樹脂。顔色多樣可調和,千變萬化,可以填塗到不同材料制成的産品表面,不僅僅是金屬表面可以使用,陶瓷、玻璃等也是可以使用的。并且它不需要高溫燒制而是通過低溫烘烤或風幹,形成色彩斑斓的釉面,呈現獨特的視覺效果。
華洛夫“紫羅蘭色指環’,冷琺琅浮于白金鑽石上
冷琺琅從材料和顔色上都有着很大的創新潛力和發展空間。雖然琺琅工藝的複雜性對于創作一件藝術品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問題,但對于想要将琺琅首飾大量商品化的設計師來講,冷琺琅的存在就十分重要了。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