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振中
首先感謝蘭拓衆測,抽到了尼康Z 50的體驗機會~
尼康和我的緣分很奇妙,作為一個理科思維更多一些的人,我在2010年的時候首選的機器是尼康D7100。應該說尼康一直都符合男士心裡強大機器的預期,不管是D80/90,D7000/7100,到D800,810到性能碾壓同時期的D850,從來沒有人在性能上質疑尼康機身的強大。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還是有什麼固有的未解之憂,各位應該都有自己的判斷。
而我呢,在2010年末選擇了下一個時代的産品,NEX 5C。當時我懂攝影麼?不懂,曝光三元素都沒聽過的菜鳥一隻。是因為NEX 5C比D7100強大麼?顯然不是,一個嶄新的玩具和成熟的工具根本不具可比性。那為什麼我當時會放棄D7100?
特别簡單,因為小。
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我一年出差超過100天,我根本不可能忍受單反的巨大體積。性能對于我重要麼?非常重要,但是理性告訴我,能帶出去的相機,才是好相機。
這點上值得所有入門愛好者一起共勉,當你是新入手一台機器的時候,是否會願意帶出去,是首要的指标。
在索尼瘋狂的擴張了8年之後,尼康終于踏入微單領域;再過一年,也就是19年的秋天,尼康APSC畫幅的機器,也就是今天要說的Z 50才姗姗來遲。而它一出生面臨的就是3個無比強大的前輩:富士XT30,Sony 6400,佳能M6 II。拿乒乓球來舉例的話,就是直接選擇了難度:中國隊。
所以我想試試的原因就是想看看他到底準備了什麼獨門武器,敢于這時候生出來。
拿到之後第一反應是真輕,好在不算是塑料感的輕,質感還能過的去。然後體積并不大,一開始覺得他用了全畫幅的Z卡口,又有軍艦頭,可能體積會壓不住。上手之後覺得可以哦,套頭平時是在一個收縮的狀态,上衣口袋妥妥的。同時那個寬大的手柄讓手感非常的好,拿在手裡穩穩的。好評!
另一個亮點是可翻轉的屏幕,它并沒有用備受好評的側面翻轉,按照尼康的說法是下翻屏有更強的穩定性,更安全。實際使用的時候有點點奇怪,左手捏的感覺不算良好。
最佳的使用方式是給Z 50加一個SmallRag底座,再加一個短手柄,完美。
至于操控,基本可以右手單手操作,尼康畢竟是老司機了,這個絕對超級舒服,沒啥槽點,一切感覺那麼自然和理所應當。
然後終于到了看圖部分,說說畫質水平。
尼康在寬容度⽅⾯⼀向是佼佼者,這次試⽤主要測試的也是這個⽅⾯,看看在同是APSC的畫幅⾥,是不是也⼀樣的強悍。
不管是窗外的⾼光還是屋内的陰影,還是明暗的過度,都⾮常的尼康了。當然,這個是raw修圖之後的結果,修的時候⾼光陰影可調性上保持了⼀貫的尼康⻛格(⾼光陰影調整幅度都⽐較⼤),爽就對了。
另外,想看raw直出的朋友,可以出⻔左拐,蘭拓家有嚴謹的評測⽂。作為⼀名攝影師或者攝影愛好者,就像廚師⼀樣,我希望我呈現的是菜肴,⽽不是材料本身。
Z 50這個套頭另⼀個值得稱道的地⽅就是它的銳度了,不愧是2020年的産品,這顆套頭都體現了⾮常讓⼈驚訝的銳度和細節。對焦速度⽅⾯,我因為是⽼⼋股了,⽐較喜歡單次單點對焦,所以我感覺很好,基本上⼿到對焦到。如果你跟我⼀樣,那應該也會有不錯的體驗。
所以整個機器在⼿上的時候不會給我們帶來太⼤的⼼理負擔,就拿着随便咔嚓就⾏。當然,缺點也随之⽽來,套頭這種焦段和光圈,你想拍出⼀眼驚豔的照⽚,⽐如沖擊感、強虛化⾼⽴體感的照⽚,就相對⽐較難了。
鏡頭群的不⾜是尼康這套新apsc的“死⽳”,尼康解決的辦法也很聰明,直接給了Z卡⼝,全畫幅鏡頭全套直接⽤。隻是,如果我需要⽤全幅鏡頭,那我買Z 50⼲嘛?Z 5、Z 6不⾹了?所以這個定位體現了尼康的⼀個⼩⼼思,它就是給⽼尼康⽤戶⼀個半畫幅的備機。如果你是新⽤戶…我估計其他三個品牌應該⼏乎會把客戶全部篩⾛,剩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另外需要再說的⼀點是⾼ISO的噪點,簡⽽⾔之吧,如果你期望它跟D850⼀樣暗部純淨,那就該醒醒了。畢竟是半畫幅,就同級别來說,基本不落下⻛,适當的加上降噪軟件,穩穩的。
一周的體驗在拍完日出延時之後戛然而止,誰旅行的時候還不忘個充電器呢。。。嗯。。所以,就醬,有啥問題就看圖吧~ 下次見。
ps. 放個神山鎮個場子,在6月底雨季能見到神山,太幸運了,和大家一起分享~
#數碼最前沿# #數碼評測# #微單# #尼康相機# #尼康器材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