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義務教育普及之後,我國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文盲的标簽。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是從三、四歲就進入了學前班,投身知識的海洋。
對此,父母是萬分欣慰的,但是有時孩子會産生厭學情緒,甚至有一大堆“詭辯”——“讀書有什麼用?你看我們村的首富他就沒讀過書,但是賺的錢不比别人少”、“就算讀到大學,出來也是給老闆打工,反而是那些讀書少的人自己當老闆,管一堆大學生呢”……
這話說的,叫父母想打孩子,但是轉念一想,孩子說得好像也沒錯。
父母犯難了,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于是隻好一棍子打死,用威嚴命令孩子上學。但是這麼一來,孩子隻是表面服從,心裡卻更加反感學習了。
孩子不願意讀書、産生厭學情緒,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讀書的重要性,或者說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
那麼該如何把孩子從厭學的道路上拉回來呢?
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不喜歡讀書,父母就帶他們去這三個地方,比說任何道理都管用。”
這三個地方分别是:
1、火車站
如今,火車、高鐵、飛機等已經成為人們遠距離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尤以火車站的人流量最大。
去火車站的人,大概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許許多多的人背着行李,神色匆匆地趕車。他們大多衣着樸素、神情苦悶,尤其是春運期間,那種震撼感就更強了。
對于不愛讀書的孩子,父母可以多帶他們到火車站逛一逛,問問他們将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是像所有普通人一樣辛苦庸碌,還是靠知識改變命運。
2、山區
湖南衛視有一個綜藝節目叫《變形計》,節目内容是将鄉村和城市孩子換個家庭撫養。
節目的初衷是好的,讓城市孩子憶苦思甜,體驗一下樸素艱苦、天差地别的農村生活。
其實父母們都可以帶孩子體驗一下鄉村生活,最好是山區,最艱苦越好。
生活在蜜罐裡裡的孩子是長不大的,他們每日的煩惱很普通也很“好笑”——飯菜不好吃、衣服不好看、讀書很累。
但是在山區生活一段時間後,相信他們會懂事很多,因為那裡有很多想讀書卻讀不起書的孩子。他們渴望書本、渴望學習、渴望走出大山,但要考慮更多的還是生存。
從此,孩子們會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對現在擁有的一切存有感恩之心。
3、圖書館
有些孩子不喜歡讀書,是因為他們覺得讀書是一種煎熬,又苦又累又折磨人。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看看,感受一下那裡的氛圍,讓孩子明白,讀書不是吃苦,也可以是一件輕松、愉悅的事情。
總之,孩子不可以不讀書,父母在這一點上絕對不能讓步。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的話,父母一定要開導他們,不能讓他們産生讀書無用的想法。讀書毋庸置疑是有用的,知識改變命運從來不隻是一個口号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