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02:23

在如今那些流量劇裡,窮人要麼是算計女主的惡仆,要麼是出醜鬧笑的小醜,要麼就是光鮮亮麗,“窮”得像個富人。

毛尖老師說,影視劇是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産分配顔值,按顔值分配道德和未來。

這話戳破了流量劇的“皇帝的新衣”,也說透了封建文化的基本邏輯,即以地位、财産分配道德,而道德又是儒家主導的社會秩序的根基。

窮,是沒地位,沒财産,也就成了“不道德”。

紅樓夢裡,最窮的是誰呢?

讀者基本都知道:劉姥姥。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劉姥姥進大觀園)1

我們文化傳統裡,是對“窮”有污名化的。

就說劉姥姥吧,古時的知識分子對她沒少埋汰,連編的歇後語也帶着濃濃的嘲諷意味:

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少見多怪,這是嘲笑劉姥姥沒見識;

劉姥姥進大觀園——洋相百出,這是嘲笑劉姥姥搞怪出醜;

劉姥姥進大觀園——酒屁熏天,這是嘲笑劉姥姥衛生習慣不潔;

劉姥姥進大觀園——滿載而歸,這是嘲笑劉姥姥貪圖賈府小便宜……

歇後語是古代的“玩梗”,是大衆傳播,它裡面是有價值觀的。

對劉姥姥粗鄙、低賤、沒見識、貪小财的嘲笑,本質上,也是壟斷文化話語權的貴族們,對勞動人民“烏合之衆”的污名化。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劉姥姥進大觀園)2

劉姥姥進大觀園,是紅樓夢的名場面,看起來,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但實際上,則是一個細思極恐的黑色寓言。

在抽象隐喻上,劉姥姥隐喻着勞動人民,普通、微小、平凡、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命運的加持、沒有驚豔的長相,是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

而大觀園隐喻着現實,它包裹着權貴的聲色犬馬、現實的殘酷重壓。

早在劉姥姥進園子前,鳳姐就再三囑咐她:講些新聞故事。

劉姥姥并不是去逛園子的,她和大觀園一樣,都是被逛的、被觀賞的。

任何時候,高貴都是建立在低賤之上的,沒有低賤,就沒有高貴。封建社會建立了一條高貴到低賤的鄙視鍊,由鄙視鍊供給優越感和合法性。

大觀園的劉姥姥,就是這條鄙視鍊的具像化,她站在鄙視鍊的底端,供人俯視、供人嘲笑、供人打賞。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劉姥姥進大觀園)3

劉姥姥是真的沒見識、傻乎乎、常出醜、自帶逗哏體質嗎?

其實并不是。

劉姥姥有個逗哏名場面:“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生個老母豬不擡頭”。

原著中交代了,這是鴛鴦、鳳姐哄騙劉姥姥說的,還說這是府上的規矩。在劉姥姥出醜之後,鴛鴦來跟劉姥姥笑道:“姥姥别惱,我給姥姥陪個不是”,而劉姥姥的回答是:“姑娘說哪裡話,咱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可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我要心裡惱,就不說了。”

可見,劉姥姥不傻,她知道自己的任務:之所以帶她進大觀園,就是讓她來哄老太太開個心兒的。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劉姥姥進大觀園)4

那麼,怎麼讓老太太開心呢?

鳳姐和鴛鴦也說得明白了:清客相公。

清客相公是官僚富貴人家幫閑湊趣的文人,主要職能就是被取笑,《紅樓夢》第八回提到過兩位清客相公詹光、單聘任,諧音就是“沾光”、“善騙人”,清客相公就是靠出售尊嚴、寄生式生活的一幫人。

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這回,曹雪芹寫了一處“閑筆”,賈母在園子聽到曲兒,詢問得知,這是“咱們那十來個女孩子演習吹打”,賈母就笑說:“既他們演,何不叫他們進來演習?他們也逛了,咱們也樂了”。

這裡,明寫戲子,實寫姥姥。想想看,賈母帶劉姥姥進大觀園,何嘗不是這個心思:她也逛了,咱們也樂了。

在賈母看來,這是兩全其美,但在劉姥姥和戲子們看來:賣力表演夠累了的了,哪兒還有閑心逛呢?

劉姥姥與大觀園的前塵往事(劉姥姥進大觀園)5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階層的天譴,更是在兩個階層的人中間,劃下一道理解的鴻溝。

林妹妹是個善良的人,但她不理解劉姥姥生活的艱難,也會說出:

“她算哪門子姥姥,直叫個母蝗蟲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