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古裝劇的細心觀衆,一定會注意到,某位官員若是犯了大事,就極有可能會“株連九族”,這算是“連坐”制度的頂格處罰,相當于一整個宗族都不複存在了。
“九族”不難理解,“上自高祖,下至元孫,凡九族。”從高祖開始數,一直到玄孫,一共九代,這裡是純指父族的幾代人。也有種說法,将母族的幾代也包括進來。不過就中國曆史上維護皇族統治的需要,更多學者的觀點傾向于前者,畢竟古代社會的主流是強調父宗。
為何要先解釋這個概念呢?因為民間說法中的“五服”,實際上是這“九族”的概念。在中國的一些地區,流行着一個說法,說若是出了這“五服”,就算不上是親戚了。
很多人眼中,這“五服”就等于是“五代”概念。可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為何古人不直接用“代”字,而非得用“服”字?看看老祖宗對這個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吧。
為什麼隻株連九族?
在古籍中,“五服”用途頗廣。其中一層意思,就是以距離的遠近劃分。在古代王畿的外圍,以五百裡為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為五個服。其中“服”的意思就是服侍天子。
這種以天子為中心,然後向外擴散的統治管理模式,和在大家族中,以祖宗為家族發展的源頭,子孫如開枝散葉般的綿延模式何其相似。
由此觀之,中國曆史上各代的這種治國方式,其實也滲透于各大家族,對宗族管理留下深遠持久的影響。
“五服”的另一層意思是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以及自身五代,而按照前文所提到的主流觀點,九族(也稱九代)也僅包括從高祖到玄孫九代。
九代以外的人,從血統上而論,已經和本宗族親緣關系甚遠,所以自然就不能算是“一家人”了。這就可以解釋,為何統治者對一個人恨得不行的時候,直接就是拿掉九族,而不是“七族”或者“八族”。
“五服”這一概念的出處
《尚書·禹貢》裡曾記錄過“甸服”一詞。這是距離統治者最近的一個“服”,半徑為500裡。在這個區域内,又細分為5個子區域,每個子區域的大小,是在半徑為100裡的基礎上等加。
這“五服”的最初含義,有點類似現在“行政區”的劃分。不過是以天子所在地為中心,以這中心為圓心,然後半徑不等畫出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圓,從裡到外,冠以不同的“服”名。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天子對百姓臣民的管理。相應地,不同的“服”,有各自不同的任務和職責。
這5個區域,由裡向外,每年要繳納的“糧食”如下:帶藁稭的谷物、禾穗、去掉藁芒的禾穗、帶殼的谷子、無殼的米。
中國的古人是不是特别有智慧呢?那時沒有大數據,但是通過區域上的劃分,可以保證國家糧食的來源和質量,從而保證國家的糧倉收入,維護社會安定,畢竟一個國家如果糧食供應出了問題,那麼社會就要大亂了。
目前的史料中,《尚書·禹貢》是最早寫到“五服”這個概念,這本書其實和人口管理沒什麼關聯,它是一本區域地理著作。那為何這“五服”後來是更多和人有了關聯?這是因為再沒有哪個詞,能用兩個字,就概括出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
這個詞用于國家層面,是指和天子的關系從近到遠;而到了民間,這個說法就能言簡意赅表明某個後人和某個宗族是否有親緣關系。
中國曆史上,為了記錄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還有一個“修家譜”的傳統。不過如果按照這個出了幾服就不算一家人的說法,就算同在一個家譜系上,大家都一個姓,有時和外人也沒有什麼區别。
“五服”對于古代婚姻的影響
由于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執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因此衍生了“嫡庶”的區别。對于大家族而言,這後代自然繁多,若是沒有一個家譜做下登記,到了某一代,沒準就弄混了親緣關系。
不過到了現在,執行一夫一妻制度,很多家庭是一個小孩,所以,這個“出五服”的說法,可以說逐漸沒了其生存的依據。
這種說法,在以前是為了防止近親結婚,避免人口質量變差的問題。中國曆史上,各朝代對于婚姻”都有相對嚴苛的條件,不過到了民間,這些深晦的語言、繁瑣的規矩,對于沒有什麼文化的百姓來說,看不懂胡情況下,反而失了可行性,倒不如用“五服”這種更加直接的詞語。也就是說,隻要出了“五服”,就沒有什麼親緣關系了,兩人自然也就可以籌備婚事了。
雖然看上去,這種說法隻是民間對于血緣關系最質樸的認識。但若是按照現在的生物遺傳學分析,還真是這一個道理。雖然父系的某個染色體一直在,但是每一代的配偶,都會為下一代帶來不同的基因,幾代下來,各分支間,基因相似的概率就會降得很低。
這種民間說法,應是在多年的經驗中積累産生,對于維護一個宗族的發展,可是說是起到了很好的“保護衣”作用。當然,古代社會還是有不少親上加親的事例,這就是另一層面的事了,常見的原因是為了家族的長遠發展,通過穩定的婚姻關系,将強大家族之間的聯系強化,實現仕途上的強強聯合。
這種說法的流行,從一定程度上說,還是證實了古人對于婚姻的慎重。至于是“九代”還是“五代”,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自然是隔得越遠越穩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