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柿子樹的話題上了。老農說:現在的柿子樹都是低矮的柿子樹,這種低矮的柿子樹應該稱之為“平安樹”,而過去的柿子樹可都是高大的柿子樹,這種高大的柿子樹被稱為“兇樹”,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柿樹枝頭一把‘刀’,砍斷脖頸砍斷腰”呢!
“什麼?在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老農回應道:在咱們農村,的确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接下來,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了。老農說:
柿子樹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過去柿子樹的高度一般都在10-14米之間,而那些高齡柿子樹的高度則有可能達到30米左右。
據測定,柿子果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柿子果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能夠達到10.8克,而柿子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組成,這也是柿子吃起來很甜的主要原因。另外,柿子果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c等。是一種許多人都喜歡食用的時令水果。
柿子果的存貯方法有多種。到了每年秋季的時候,人們将柿子果摘下之後會挑出一部分沒有破損的柿子果用竹簍裝起來貯藏在陰涼處,到了深冬之後,這些貯藏在陰涼處的柿子果就會變軟,從而變成一種“泓柿”,吃起來不但很甜,而且,汁水很多。而對于那些有破損的柿子果來說,人們要麼将它們做成柿餅,要麼将它們做成“柿胡蘭”。
在過去,沒有冷藏技術,像蘋果、梨之類的水果是很難貯存到冬季的,而柿子果在常溫下則非常容易存放,因此,過去的柿子果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水果,大多都會用來招待客人。
既然柿子果非常珍貴,那麼,人們在采摘柿子果時是不願意将任何一個果子落在枝頭的,人們會力圖将所有的柿子果全部采摘下來。然而,柿子樹卻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樹齡越大,樹幹越高,而樹齡越大的枝條則越脆弱。
一般來說,柿子樹低端的枝條還算比較粗壯,不容易折斷,而柿子樹頂端的枝條則很細弱,非常容易折斷。當人們舍不得丢棄頂端枝條上的柿子果去采摘時就有可能導緻枝條折斷,而一旦出現枝條折斷的現象,采摘柿子果的人就會掉落下來。要知道柿子樹的枝條縱橫交錯,沒有任何生長規律,當采摘柿子果的人掉落下來時會出現多種後果,比如,脖子摔在了低端的枝條上,從而導緻脖頸摔斷;腰部摔在了低端的枝條上,從而導緻腰部摔斷;胳膊腿摔在了低端的枝條上,從而導緻胳膊腿摔斷等。當然,無論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率先摔斷,其結果都會最終掉落在地上,而掉落在地上的後果就是死亡。
人們為了告誡那些試圖将頂端枝頭上的柿子果也打算采摘回家的人們避免冒險,于是,便總結出了這麼一句俗語-----“柿樹枝頭一把‘刀’,砍斷脖頸砍斷腰”,用以“吓唬”那些試圖将頂端枝頭上的柿子果也打算采摘回家的人們。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了。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了。由此看來,勞動人民還是蠻有智慧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