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我曾經被國内一家比較大的網上寫作輔導院校聘為講課老師,每次講課都受到文友的歡迎,也許是我竟講幹貨的原因吧。
文友都意猶未盡,紛紛加我的QQ或者微信,單獨向我請教或者交流,探讨如何解決寫作上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
其中,關于稿件難發的問題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文友普遍認為:稿子即便寫好了,也很難在報刊雜志上發表。
記得有一個寫稿很厲害的文友,直言不諱的對我說:“老師,我聯系你,就是想讓你幫我在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一些作品,哪怕花倆錢都行。”
因為不便于透露真實姓名,在這裡,暫時稱呼他劉先生。
經過了解,劉先生是南方某省的基層學校教師,前幾年他寫了兩本書,還加入了省作家協會。
劉先生講,他寫的作品(短篇)質量沒有問題,原因是不認識編輯難以發表。他想通過我認識編輯,把他的作品發表了。
他還說,長時間沒有作品發表,已經影響到他的聲譽。
劉先生的苦惱确實是碼字群體的一個共性問題,也診斷出報刊雜志難發稿的病竈,不用說别人,我曾經也有過他這樣的困惑。
在寫作初期,我寫過幾篇自己非常滿意的短篇小說和散文,投給了多家報刊雜志,到頭來就是一個結局——石沉大海。
後來,我有機會認識了國内一家知名文學期刊的編輯,那幾篇石沉大海的稿子很快陸續發表了,有的還被《讀者》轉載。
我的體會也是這樣,稿子寫好難,如果寫好了,不認識編輯,發表也難。
中國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人熟為寶。說的是認識人多,人脈廣,幹什麼事都容易成功,反之寸步難行。
當然,我寫稿年頭多了,認識很多省、市級報刊雜志的編輯,向他們推薦幾篇作品發表是沒有問題的,然而,我不會做以此斂财的事情,一是這麼做不會長遠,傳出去對我和編輯不好;二是我想給劉先生漁網,而不是魚。
給他魚,他一吃就沒了,給他漁網,他會通過捕魚長期吃魚。
不管是我的經曆,還是文友的普遍反映,這一條是肯定的:不認識報刊雜志的編輯,即使稿子寫得好也很難發表!
如此說來,結識編輯可以說就是開啟了發稿的綠色通道。
有的文友問我,如何與編輯勾搭上?
在他們看來,勾搭編輯太難了,一是打電話對方沒有耐心聽,二是與編輯相隔遙遠,很難實現當面交流的目的等等。
文友把結識編輯叫勾搭編輯。在這裡,我要把這個詞改一下,勾搭編輯不如“勾引”編輯好。
我個人認為,勾搭和“勾引”都是一種比喻,勾搭随機性很強,顯得不那麼執着;而“勾引”就不一樣了,“勾引”帶有用心良苦的意思。
由此,我強調一點,想結識編輯,不用心良苦怎麼能行!
那麼,如何“勾搭”編輯呢?下期就把我的實戰幹貨毫不保留的講給大家,希望多多關注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