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判斷抽動穢語綜合症

怎麼判斷抽動穢語綜合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5:53:35

這樣一群孩子

他們好像天生好動

不是眨眨眼睛就是動動胳膊

總是沒有閑着的時候

甚至還會說粗話

被大人們灌以“壞小孩”的稱呼

怎麼判斷抽動穢語綜合症(别再說他熊孩子)1

其實,他們的内心并不想這樣做,因為他們患上了“抽動穢語綜合征”。

17歲的小旭是班裡的大高個,但也是有名的“問題學生”,不是因為學習不好,而是小旭總是眨眼睛、扭脖子、偶爾還會不間斷的清嗓子,就好像感覺嗓子裡有什麼東西似的。

孩子媽媽一開始沒當回事,想着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沒想到在近期,小旭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出現抽搐、擠鼻、甚至穢語等情況。正是因為小旭的怪異行為,老師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就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了班裡最偏的角落,這對于高二即将面臨高考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小旭媽媽帶他到各個醫院都檢查過了,孩子也吃了不少藥,都沒有明顯的改善,經介紹來到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内科就診。剛入院時,患者情緒低落、對疾病的恢複缺乏信心,經過詳細問診、查體及專家會診,最終診斷為“抽動穢語綜合征”。

抽動穢語綜合征病因

遺傳因素

由于先天體質缺陷和器官異常、染色體異常會導緻其腦功能受到影響,嚴重者會造成先天性體質缺陷,從而形成兒童抽動症。

心理因素

孩子心理問題也有可能引發抽動症,如果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刺激,例如學習要求過高、家庭氣氛不和諧、感情上被忽視等都有可能緻使抽動症的産生。

環境因素

孩子如果在平時生活中一直被人欺負、打罵或者遭遇父母離異的情況,都有可能會導緻抽動症的産生。

軀體因素

開始往往由于局部激惹而産生抽動,如:眼結合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清嗓。

“抽動穢語綜合征”有什麼具體表現,

又該怎麼治療呢?

抽動穢語綜合征多在2-15歲間起病,臨床特征有:

①由表情肌、頸肌或上肢肌肉迅速、反複、不規則抽動起病,表現為擠眼、噘嘴、皺眉、搖頭、仰頸、提肩等;

②随症狀加重後,出現肢體及軀幹的暴發性不自主運動,如軀幹扭轉、投擲運動、踢腿等;

③部分患兒因口喉部肌肉抽動而發出重複性暴發性無意義的單調怪聲似犬吠聲、喉鳴聲、咳嗽聲等;

④也有患兒出現輕至中度行為異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強迫行為或破壞行為。

治療

基于臨床共識,無論抽動症狀的嚴重程度,均建議将心理教育作為首選幹預手段,其中相反習慣訓練(HRT)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

行為療法效果不佳時,需要及時聯合藥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治療應該是個體化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求、共病和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做出決定。

發現這類情況,應當重視起來,不能總認為孩子還小,“調皮搗蛋”可以理解,應該意識到這有可能也是一種疾病。及時得到規範化的診治、早日回歸校園生活是我們共同的目标。

科室簡介

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内科汾東一病區,床位50張。設有卒中門診、眩暈門診、睡眠門診、記憶門診、運動障礙特色專科門診。醫、教、研相結合,目前已發展成基礎紮實、梯隊健全、亞專科設置合理的神經疾病診療病區。

學科特色:

1、神經系統疑難疾病診療平台

聯合國家級、省級專家建立“神經系統疑難疾病診療平台”,打造家門口的名醫聚集地,患者不出太原,享受全國的醫療技術服務。

2、腦卒中多維診治模式

聯合神經外科、神經康複、心理診療團隊,建立“卒中一、二級預防--急性期治療--卒中康複--卒中後心理幹預”的多維度診療模式,協助患者克服疾病帶來的軀體和心理問題,回歸社會。

3、睡眠與認知障礙MDT診療中心

MDT多學科聯合對睡眠、認知障礙等腦科學熱點領域開展研究和診療,是我市目前唯一實現雙腦科(神經-精神MDT)查房的特色病區。

4、神經重症和神經感染免疫診療中心

精湛的醫學專家及紮實細緻的醫護隊伍,規範化的重症診療管理,為神重患者提供高效、精準的治療,提高預後。

供稿:神經内科汾東一病區

圖片:神經内科汾東一病區

校稿:宣傳部 田星

責編:宣傳部 馬劍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