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叫陛下不叫陛上呢

為什麼叫陛下不叫陛上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4 19:20:25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聽到“陛下”、“殿下”、“閣下”、“足下”等詞語,但這些詞語意出何處,又有哪些指向?咱們今天就聊一聊。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形成了等級森嚴的階層。古人好禮,所以一般在對話時,常常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位置,而對對方示以尊稱,以表尊敬之意。所以慢慢地就形成了如“陛下、殿下、麾下、閣下、膝下、足下”等等,即“某下”的形式。

“下”在古代已有屈己尊人的含義,如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為人,仁而下士…”“下”即是降低自己的身份去結交,有禮貌地去對待。因而, “某下”也就成為了對别人的敬稱。

為什麼叫陛下不叫陛上呢(陛下殿下閣下)1

宮殿台階

陛下:按照漢語詞典的解釋,“陛”本義指可以借以登高的台階,又特指帝王宮殿的台階。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因呼在陛下者而告之,所以“陛下”成為了對天子的尊稱。《荊轲刺秦王》一文中說道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說明宮殿的階前有專人擔任警衛,臣下有事報告,通常由警衛者轉達。臣子常處于台階之下向帝王對話,因此自稱“處于台階之下”,秦以後專稱天子為陛下。

殿下:按照本義,“殿”指高大的房屋,宮殿;《後漢書•蔡茂傳》:“夢坐大殿。”《唐雎不辱使命》:“蒼鷹擊于殿上。”後尊稱諸侯王為“殿下”,因為他們大多在宮殿裡接見群臣;群臣多在殿下朝拜君王。魏晉六朝時稱皇帝或皇太後為“殿下”;漢以後稱太子,諸侯為“殿下”;唐時太子,皇太後,皇後被尊稱為“殿下”。後來對皇太子、親王的也稱“殿下”。

麾下:指對将帥的敬稱。 “麾”本來指将帥用來指揮軍隊的旗幟,也泛指一般的旗幟。将帥的手下自然位于“麾”下了。後代指對将帥的尊稱,有自甘于其指揮下的意思。如《群英會蔣幹中計》:“但得其便,即将操賊之首獻于麾下。”這裡“麾下”代指周瑜。

為什麼叫陛下不叫陛上呢(陛下殿下閣下)2

閣下:“閣”指内閣(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我國古代三公皆有閣,唐趙磷《因語錄》說:“古者三公開閣,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閣。所以世之書題有閣下之稱。……今又布衣相呼,盡曰閣下。”因此,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地位的人稱閣下,當面稱自己處于“閣”下可以表達對對方的尊敬。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侍從者而告語之。“閣下”泛稱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後來使用範圍擴大,同輩之間也可以稱“閣下”,多用于書信中。如白居易《與蘇州書》:“閣下為仆稅駕十五日,朝觞夕詠,頗極平生之歡。”今多用于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總理閣下。

膝下:一般尊稱父母。 “膝下”原指兒女幼小時常倚在父母膝旁,言父母對幼孩之疼愛。人都是膝下人,每個人都從膝下長起,少時二三歲,開始繞着父母牙牙學走時,就成了父母的膝下樂,大了出門在外給父母寫信,講的也是“兒行千裡,遠離膝下”。因此,舊時稱有無子女為“膝下怎麽樣?”給父母寫信,常用“膝下”表示恭敬。如宇文護《報母書》:“迷離膝下三十五年”,以表示對父母的思念。

為什麼叫陛下不叫陛上呢(陛下殿下閣下)3

介子推

  足下:尊稱朋友。始于春秋時介子推逃祿隐迹,抱樹而死。晉文公伐木制屐,每懷割股啖君之功,常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真令人傷心啊,足下)。” 這裡的“足下”本指腳下穿的木屐,晉文公睹物思人,以物代人,也就成為對介子推的敬稱。戰國時多稱諸侯國國君“足下”:《戰國策 燕策》“足下以為足,則臣下不事足下也。”在古代,足下”用于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樂毅《報燕惠王書》:“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鴻門宴》:“謹使臣良奉璧一雙,再拜大王足下。” 這裡是下稱上。。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稱任少卿為“足下”,這是以朋友相稱。後來,“足下”逐漸推廣到對朋友的對稱敬詞了。如《譚嗣同》“足下試入日本使館,谒見伊滕氏。”後指對朋友的尊稱,多用于對話或書信中。

  在下:表示自謙,多用于早期白話。古時坐席,尊長在上座,故自稱在下。《元曲選》王子一《誤入桃湖》:“我們都散罷,待明年容在下還席。”如:仁兄在上如《範進中舉》:“在下倒有一個主意”。現在多用于自稱,謙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