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升,成都周邊縣城的購車需求也逐漸增大,特别是農村需求量不容小觑。
雖然是農村,但也不乏對生活品質和交通工具的追求,追求中,也難免有一絲跟風和攀比的氣息。1990年後,農村流行買自行車;2000年後,風向轉為買摩托車;2010年後,開始流行買汽車,也正從這時候開始,總感覺農村的淳樸民風發生了一些不好的變化,逐漸有人開始攀比房子、攀比汽車、攀比工作、攀比孩子、甚至攀比女婿或兒媳婦......而汽車作為展現财富最直觀的方式,總是一家比一家買的高檔,哪怕是按揭。
資料圖
有需求自然就有商機,2010年後,在縣城開設二手車中介所的業内人士逐漸轉型做車商,成為縣城裡二手車行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中介所門口擺放起了長安奧拓、奇瑞QQ、雪佛蘭樂馳等車型,有的中介所門口太窄,也在想辦法擴張鋪面或另行選址。與此同時,一部分原本在省城經營的車商也厭倦了市場搬遷導緻的折騰以及無法承受高額租金和人工成本,從而将經營地轉戰到周邊縣城,造就了很多縣城的二手車小商圈。
農村購車需求的提升讓我産生了在老家開分店的想法,在綜合分析各種利弊後決定在2012年開幹。最開始考察時,發現之前的商圈都是以前的二手車中介所轉變而來,鋪面門口隻能停放兩三輛車,周邊也無法拓展,租金還不便宜。後來認真思考自身情況,計劃開店的規模比縣城裡其他同行店大,包括車的數量和檔次,因此認為即使脫離之前的小商圈,仍然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于是決定另行選址。
資料圖
選址的門店在318國道上,離市區有幾公裡距離,租金比之前的小商圈便宜很多,場地視野通透,能擺放幾十輛車,還有個很大的優勢是這裡人流量太少導緻鋪面一直租不出去,所以房東能接受一次性将租賃合同簽十年,不再擔心口岸成熟後卻隻能任由房東宰割的顧慮。國道雖然人流量不大,但車流量大、輻射面廣,開車經過這裡的人會分流到周邊幾個縣城。二手車是低頻次消費的産品,并且是大宗商品,即使把店開到市中心,看似每天有很多人路過,而他們并沒有購車需求,這樣的位置也毫無意義;如果将店開到一個客源能輻射很廣的地方,即使沒有人來人往,但隻要有購車需求的人能立即想到這裡,那麼這樣的選址就是成功的。
資料圖
以下是當年在縣城開店前綜合分析出的優勢。一、有需求:縣城裡大部分人沒有汽車,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這部分人将陸續被有車一族影響而産生購車需求;二、有地理優勢:這個縣城離省城比較遠,客戶不會輕易去省城購車,并且始終有很大一部分農村人,他們去省城很不方便;三、競争力小:縣城的車商不多,并且基本都隻有幾輛車,客戶的選擇面很窄,而我們車輛更多,客戶選擇面更廣,成交率則更高;四、商品有差異化:縣城裡同行的車均價幾乎在三萬以内,而我隻需經營均價五萬以上的車,就會有明顯差異化;五、經驗優勢:縣城裡同行專業度普遍較低,包括收車經驗(行情把控和車況把關)、銷售經驗、整備經驗等,而在省城從業多年的我,則明顯占據經驗優勢;六、資源優勢大:縣城車商通常在當地收車或省城車商店裡購車,而我通過自身渠道直接與私人車主談價并交易,明顯占據資源和價格的優勢;七、網絡沖擊小:由于當年58同城、趕集網逐步有了二手車交易闆塊,273二手車交易網在省城也陸續開設分店,顯然對實體二手車造成了一定沖擊,而縣城消費者對互聯網意識相對薄弱,實體經營則比省城更占據明顯優勢;八、運營成本低:鋪面租金和人工成本明顯比省城低很多;九、能打造品牌影響力:在縣城做到一定規模就會具備較強的影響力,若車況嚴格把控,久而久之會有回頭客戶和轉介紹客戶,也會有很多新客戶慕名而來,而在省城經營則很難從中脫穎而出。
資料圖
為了削弱之前老商圈的影響力,同時也在衆多優勢的推動下,我陸續在新店附近增設了幾家門店,每家店使用不同的店名并獨立經營,讓此處逐步形成新的二手車小商圈。後來,店裡離職的員工也有的在附近開店創業,很多老商圈的同行也相繼搬遷至此,此處的二手車店鋪在五年時間多達幾十家,促使原本租不出去的鋪面現在一鋪難求,租金也成倍增漲。随着車商數量的增多,客流量的增大,造就這個二手車商圈在周邊幾個縣城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每當看見或回想起這樣的場景,我内心倍感欣慰!
下集将為您講述我擁有多個分店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