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夏天必不可少的水果,一定有李子的一份,近幾年,李子也成了大關重要的水果産業之一,随着江安李等早熟李的逐漸下市,大關本土的“洋水果”布朗李也踩着7月的尾巴悄然上市了。
這幾天,吉利鎮尾甲村村民楊友平家的李子林裡,1000多株布朗李陸續成熟,一顆顆圓溜溜的果子挂滿樹枝,猶如鑲嵌在樹林裡的黑寶石。初次見到布朗李,人們容易把它與當地的雞血李混淆,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他們的區别,布朗李果形大而整齊,熟透的果子果皮呈紫黑色,果肉飽滿呈淡黃色,核小肉厚,一口咬下去,酸甜的滋味便溢滿口腔。
據楊友平介紹,布朗李原産于美國,十幾年前他到湖南看望家人時,才知道了這一品種,由于布朗李對土壤的适應性強,隻需水源充足,高山矮山都能種植,他便有了種植的興趣,剛開始隻是種來自己食用,直到6年前,才有了将它發展成産業的想法。6年間,楊友平的布朗李樹從500餘株發展到現在1000多株,名聲也越來越響,李子才剛剛成熟,便有聞訊的周邊村民前來采摘,短短3天時間,就已銷售了1000多斤。
楊友平說:“我現在種這個布朗李子一年收入大概就是在兩萬塊左右。”雖然有了一定的名氣,但楊友平并不滿足于此,銷售渠道過窄仍然是制約他發展的一大瓶頸,接下來,他還打算通過電商平台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通過出售自己嫁接的布朗李子樹苗回籠資金,擴大種植規模,把李子産業做大、做強。(徐靖 朱睿 胡晏)
編審|徐 靖
編輯|胡 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