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果你感到迷茫就跑步吧

如果你感到迷茫就跑步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07:54:23

如果你感到迷茫就跑步吧(你真的會跑步嗎)1

你真的會跑步嗎?我看未必

因為減肥,堅持跑步已經一年又三個月了。幾乎每天跑10公裡甚至更多,堅持跑步半年以後體力增強,體重減輕,還能跑半馬拉松了,日常跑程增加到12公裡、15公裡,雙休日還時不時地跑半馬,甚至夢想着跑馬拉松了!

問題也就來了:

曾經有6個月,我每天堅持跑12公裡,跑得很累,但是不減肥。我以為是進入漫長的減肥平台期。

曾經有一段時間,愛上了跑步,又厭倦了跑步,有一段時間真的是怕去跑步,隻是因為“減肥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不得不擡起酸痛的雙腿……

曾經因為跑得慢,被路人詢問:“這樣子跑也能減肥嗎?”“喲,你這是競走吖?!”

曾經尋找過跑步以外的鍛煉方式減肥,比如跳繩、遊泳、啞鈴操、俯卧撐……

前不久似乎突破了平台期,懶懶散散地跑竟然跑掉了3斤脂肪。最近加大運動量,動辄狂奔,但似乎又進入平台期了,小腿還在酸痛,大腿試圖“罷工”,遊泳呢,也不想去!

看了以上關于我跑步經曆的記錄,親愛的讀者朋友、跑者同仁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嗎?

是不是符合跑步、減肥的科學規律呢?

您是否也有過同我類似的跑步、減肥經曆?

減肥近30斤後,我現在的體重接近标準體重了,體重指數25.3。我現在能以6′左右的配速每天跑10公裡,每周跑一次半馬,約130分鐘完成。能60分鐘遊完2000米。但我知道:這不可持續且要進一步提高運動水平很難!

曲曲折的跑步、慢慢騰騰的減肥,令人反思,通過反思我明白了:其實自己還不懂跑步,還不會科學跑步,還不會科學運動,還不會科學健身!

就拿我目前積累的零星跑步科學知識分析一下我的跑步經曆,就能發現有很多不符合科學的問題:

一是堅持每天跑步,每天10公裡以上:不符合科學之處在于這樣做就沒有适當休息,沒有讓身體恢複!科學的做法是适當休息,每周跑三休二比較好。

二是平台期長達6個月,這段時間加大了運動量,還是沒有突破平台期:不符合科學之處在于運動量太大,超出了有氧燃脂運動極限,消耗掉了肌肉(蛋白質)!(實際上我還不控制飲食,跑掉的又吃回來了,甚至吃得更多。)

三是厭跑情緒,害怕跑:因為運動量超負荷,造成了機體傷害,怎麼會喜歡、高興得起來?!做夢都怕跑的人,哪裡還有跑步的樂趣和激情?幸好我還沒有達到極度厭跑的程度。

四是路人問我“這麼慢能減肥嗎?”:回答不清楚,心裡不明白,原因就是不懂得慢跑到一定程度時有一個“脂肪燃燒”階段,運動量低了隻不過形同熱身運動而已,達不到減肥效果;運動量大了,進入無氧耐力階段也不減肥。

……

以上還沒涉及到跑步的身姿、步法、呼吸等等!

原來自己跑步一年多,隻不過是“霸蠻跑”而已,毫無技術含量可言!

幸運的是沒有受傷,沒有跑出什麼膝蓋痛、足腱炎、關節磨損之類的病來。

更幸運的是,最近自己寫了二十幾篇《孤獨的城市慢跑者筆記》發在今日頭條、湖南紅網、新浪博客等網站上,熱心的網友們看到我“霸蠻跑”的記錄之後提醒我一定要“科學跑”,促使我反思跑步、研究跑步,慢慢地摸到了“科學跑”的門徑。

最近,我買了《姿勢跑法》《太極跑》《跑步聖經》《丹尼爾經典跑步訓練法》在讀,慢慢地學習、琢磨。慢慢地體會、練習,似乎慢慢地在開竅。但,尚未能“開悟”。我想,堅持學習、練習幾個月,應該會掌握一種比較科學的跑步方法,總不至于“邯鄲學步”吧!

以我“霸蠻跑”的經曆和見識判斷:很多初級跑者并不懂得跑步的科學,并沒掌握跑步的科學技能,甚至不相信跑步還有什麼科學,總以為:“走路走了幾十年,誰還不會跑步呢?有病哪!”

筆者不買書,不打廣告,不推介跑友同仁讀什麼書,隻是坦然地自我檢讨,真誠地提醒朋友:跑步不要“霸蠻”,跑步大有學問,堅持科學跑步才能達到健身的目标!

如果你感到迷茫就跑步吧(你真的會跑步嗎)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