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了十一假期,越來越多遊戲公司意識到,如今想獲取和留住用戶,實在是太難了。
據内部人士透露,《羊了個羊》橫空出世之後,某款頭部消除遊戲十一期間的DAU跌了幾百萬。更多項目則表示,他們長假期間的數據幾乎沒有提升。在這樣的存量競争年代,每個用戶都是要捧在手心的寶貝。
可雪上加霜的是,用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前不久某頭部SLG連續出了兩次幺蛾子——先有客服是把「給他忽悠走」複制進了對話,公司宣布對團隊進行培訓整改;結果沒過兩周,又有客服在對話中抱怨「這種是真的頭鐵」。
沒辦法,對産品越了解,用戶就更容易刨根問底,對服務的要求也就越高。但能合理回應用戶的質疑隻是第一步,查攻略、辦活動、找工具、看内容……光靠一個微博帳号或者QQ群,可解決不了這麼多複雜的需求。
針對這種情況,有的大廠研發了功能更完善的App,比如米哈遊的米遊社,網易的網易大神,以及騰訊的和平營地、王者營地;也有遊戲内置了服務模塊,比如AI客服;還有大廠在嘗試Discord和國内的同類産品,比如《原神》在海外已經開設了不止一個Discord服務器;《球球大作戰》和《迷你世界》則官方入駐了Fanbook,聽說FunPlus、暴雪和中手遊也在考慮要不要入局。
《原神》的其中一個Discord服務器
在這些方向裡,尤其是在國内,Discord類産品算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但很多人對此不太理解:這類産品不就是聊天室嗎?它和QQ群有什麼區别?折騰這麼一大圈,還不是在為平台做嫁衣?
于是最近一段時間,葡萄君通過調研和與相關人士的交流,得到了一些模糊的答案。
雖然Discord在海外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我們還是要簡單地做做科普。由于中文更易理解,這裡就拿Fanbook裡非官方的《原神》服務器作為一個例子。
進入服務器後,你會在屏幕左側看到一系列的頻道。點開「接待大廳」,聊天窗口裡并不像QQ群那樣充滿群友們的閑扯,而是隻有一名機器人在表示歡迎之餘,邀請你去更多頻道看看。
之後你會發現,類似的沒人說話,但可以實現特定功能的頻道還有很多。比如在「新人必看」中,你會發現更多頻道的介紹,并意識到它們的意義。
在一些頻道,你可以查閱《原神》官方發布的信息(有點兒像閱讀《原神》公衆号),或者和AI客服對話,搜索自己想查找的信息和攻略:
而在另一些頻道,則可以和群友聊天吹水(包括類似Clubhouse的聊天室),讨論特定的話題,尋找隊友,觀看直播和視頻,或者打開其他輔助遊戲的工具:
你甚至還可以通過簡單的回複、@等行為,參與服務器舉辦的活動,獲得積分,兌換獎品:
而這些類似簽到、積分、Ai問答之類的功能模塊,會由不同的機器人實現(bot)。
例如Discord就有一個機器人市場,開發者可以上傳自己設計和制作的機器人,供不同的服務器購買使用。 換句話說,在類似的産品中,搭建者可以通過一個又一個類似聊天窗口的頻道,實現複雜App的各種功能,而聊天室隻是其中的一個場景而已。
不過看到這裡,我猜有些人會覺得多此一舉:如果真的想認真搞用戶服務,那仿照米遊社,做一個社區App不就好了?幹嘛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首先必須承認,想為用戶提供全面的服務,自研App确實是最完美的方案:操作界面清晰,功能可100%自定義,數據可以和遊戲打通……然而做一個App,阻力實在是太大了。
沒辦法,App很難證明自己的價值,也很難争取足夠的資源。App對遊戲的幫助該如何量化?公司是所有産品共用一個App,還是每個工作室,甚至每個産品都自建App?回答不了這些問題,還想仿照米哈遊,搭建一支100人以上的專屬社區團隊?恐怕老闆的答複是:你先做出《崩壞3》和《原神》再說。
想複制米遊社,可比你想象中要貴不少
在此基礎上,Discord類産品提供了一套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通過可以複用的底層能力和機器人,它可以讓每個人建立屬于自己的App。而且更關鍵的是,它給廠商的安全感,要比其他社區更高一些。
在端遊和頁遊年代,遊戲官網和媒體專區承載了服務用戶的功能;到了手遊年代,微博、微信公衆号、抖音、B站等社交媒體成了新的平台。 但它們都有共同的問題:定制化的空間不大,且作為公域,用戶會在平台内部自由遷移。例如我打開微博、微信和QQ,未必是專門為了查看《原神》的内容,注意力也很快會被其他内容奪走。
而Discord類産品與之不同。用戶注冊之後,隻有收到邀請才能加入特定的服務器,官方也沒有任何推薦(和微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理,在Fanbook中,你甚至沒辦法查看自己的個人信息和發帖記錄,而是隻能通過對應的頻道,在每個服務器中查詢自己的數據。
這種不像平台,更像工具的屬性,讓裡面的服務器更像是一個個私域。而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之後,遊戲公司也會更願意打通全域數據,以此優化原有的業務流程。
例如《球球大作戰》就與Fanbook打通了遊戲數據
以用研為例,在過去,可能一款産品需要先在QQ群或TapTap投放問卷,或是通過短信和電話挑選研究對象,然後再用騰訊會議拉起視頻或語音,通過「策劃面對面」收集信息。
但在Discord類産品中,這個流程可以大幅度縮短:官方可以在整個服務器發送問卷,同時根據每個用戶的遊戲和社區數據(比如遊戲時間、充值額度、發帖數量)判斷他們的屬性,并賦予合适的玩家新的角色,把大家拉進私密頻道,然後通過語音和文字頻道開展調研。等到調研結束後,還可以直接通過機器人為每名玩家發放獎勵。
更重要的是,用研隻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工作場景。通過頻道、角色和機器人的組合,服務器還能滿足客服、數據查詢、UGC内容創作、預約測試等不同的需求。
而在未來,不同的Discord類産品也在試着用更多元的能力覆蓋更多場景。比如Fanbook加入了聚合高質量UGC内容的「圈子」;再比如葡萄君之前報道過的《球球大作戰》線上音樂節,則利用了Fanbook可編輯的虛拟場景功能,搞了一場「元宇宙蹦迪」。
用Fanbook運營負責人一樸的話說,Discord并不是純粹的聊天、語音工具,而是幫助各企業實現低成本建站,優化各行各業在線業務流程的效率工具。這應該也是諸多大廠正在關注這個領域的原因。
聊到這裡,我猜有些朋友已經在思考,雖然這類産品看起來不錯,但當前的生态是不是還不夠成熟?是不是應該等大廠把坑趟得差不多了,自己再考慮入局?
但正如前文所說,Discord類産品更像是一種工具:你很難從平台或其他服務器「薅」走流量,當然,你的用戶也不太容易被别人搶走。能把服務器經營成什麼樣子,幾乎全憑你自己。
總之,不要用聊天室、QQ群、Clubhouse等已有的産品形态,來定義一個不太一樣的事物。如果你有興趣,不妨試着加入幾個Discord或者Fanbook服務器,再用「降本增效」的邏輯,想象有哪些頻道、哪些機器人可以用在自己的項目當中,優化現有的業務流程,最後再決定要不要盡快使用類似的産品。
在海外,Discord已經是大多數企業必備的社區運營工具;而在國内,類似的産品才剛剛興起。
限于篇幅,這篇文章隻能做一些簡單的科普。在未來,葡萄君也将持續關注這個領域的變化。至于它會不會掀起國内用戶運營下一代的浪潮,就要看各家公司的動作以及想象力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