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華為FreeBuds 5i真無線藍牙耳機一段時間後,我來講一點它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細節或體會,以及音質感受吧。
一、華為的AEM人耳自适應技術。
每當把華為FreeBuds 5i耳機插入耳朵,就會感到有空氣擠壓耳道。這是入耳式主動降噪(ANC)耳機的特征:耳機芯片的主動降噪算法(ANC,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會不斷讀取耳道中的聲音,并産生相應的降噪聲波。同時由于入耳耳機的矽膠套堵住了耳道内的空氣,降噪聲波的聲壓就會讓耳道産生壓迫感。
不過華為的降噪技術并沒有到此止步,它在FreeBuds 5i耳機上還附加了一些細節:如能夠檢測耳機的佩戴狀态、用聲波探測佩戴者的耳道形态、自适應調節降噪參數,讓降噪效果能過匹配用戶的耳朵,保證用戶能得到甯靜聆聽的體驗,華為稱此套技術為AEM人耳自适應技術。
華為FreeBuds 5i最深能實施42dB的降噪深度,并且和其它ANC(主動降噪)耳機一樣,也提供了“開啟降噪”,“關閉降噪”,以及“通透”三種降噪模式供使用者根據實際使用環境來選擇。比如在寫代碼時,坐地鐵通勤時,都有不同模式的降噪方案供用戶選擇,并一樣能讓用戶沉浸良好的音樂氛圍中。其中“通透”模式還可以幫助用戶戴着耳機和他人溝通。我認為這模式就是反向使用ANC算法,增強了耳道中外界的聲音,也許可以作為助聽器給聽力弱者使用。
不過按我的習慣,我不會戴着耳機和旁人交流,一般我會取下相應側的耳機再和人家講話。畢竟這是對人禮貌、尊重的表現,我所受的基礎教育之一。在使用華為初代的FreeBuds耳機時,我就喜歡上它離耳即停,入耳即播的佩戴檢測功能,它很符合我的這一使用習慣。
華為FreeBuds 5i耳機也有此功能。在用FreeBuds 5i耳機聽歌時如果有人找我談事,我隻要摘下耳機,講完話(短時間的談話)再戴上耳機,不需要其它任何操作,華為FreeBuds 5i耳機就自動繼續播放我聽的那首歌。
二、 簡潔的操作設置。
說到操作,華為FreeBuds 5i耳機簡潔的操作也讓我印象深刻。
在華為FreeBuds 5i耳機上,定義了“雙擊”(播放或停止),“長按”(三種降噪模式的切換),和“滑動”(從上向下是減音量,從下向上是增加音量)三種操作方式。這三種完全不同的手勢非常好記,而且發生誤操作的概率會很小。用戶也可以自行定義這些觸碰的具體操作定義。初期我在操作其中的“滑動”操作時,覺得它有點不安全,特别是在走路時,我怕一操作就會把耳機碰掉,一般要用三指去操作。實際在我熟練後,發現用一指快速滑動就可以了。
除了對耳機的操作,在手機和耳機的配對上也可以體會到華為盡量簡化使用耳機時的操作。隻要使用華為的“智慧生活”APP就能快速找到和完成對新購置的華為耳機的配對。
而且通過華為“智慧生活”APP,可以完成耳機最新固件的升級,實時顯示每個耳機及收納盒的電量情況,指定音頻數據的傳輸格式,設定個性化的EQ(音量調節)等各種功能。
如果你家裡的電視,音箱等産品也是華為全家桶中的産品,那可以用FreeBuds 5i耳機體會多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功能。
三、 音質。
最後還是談一點華為FreeBuds 5i耳機的音質,畢竟挑選耳機最看中的就是它的音質。
我建議大家在開始使用一款新耳機時,首先需要做的是調整手機輸出的音量。其原因之一是由于驅動每款耳機發聲單元的功率各不同,其次各人的聽力有強有弱。在初次聽華為FreeBuds 5i耳機時,我手機上的音量輸出是給前一款耳機用的輸出,試聽下來5i的表現整體聲音偏輕,隻有中音部分比較清晰,顯然是給它的輸出功率不夠。當我把手機音量輸出調整到近50%後,華為FreeBuds 5i耳機就完全展現出音樂中高、低音的細節了。
在用它聽了一段時間的歌後,我覺得華為FreeBuds 5i耳機再現的聲音是中規中矩的大廠調音效果,音場的範圍很廣闊,中高音部分清晰明亮,低音澎湃,适合聽各種歌曲。它不會故意營造一種低音效果來讨好耳朵,但歌曲中一旦出現重低音時,它的低音也能沉得下去。在轟隆隆的低音中,中高音在耳邊還保持着清晰明亮的效果。這寬敞的音場表現讓我聽得心情也開闊明亮。這種保持中性效果的監聽型耳機很讓我喜歡。
而且用戶還可以通過華為“智慧生活”APP給FreeBuds 5i定制個性化的EQ,比如給鼓點加上“低音增強”,或者是為小提琴做個“高音增強”,滿足個人的聆聽體驗。由于前人已經把對音質的評價發展成一類玄學,所以華為FreeBuds 5i耳機具體的效果,還是希望大家在自己聽過後自行判斷。
本文到此已經結束,感謝你的點擊觀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