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
作詞:呂燕衛編曲:張宏光演唱:額爾古納樂隊鴻雁 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 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鴻雁 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 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天蒼茫 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鴻雁 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歌聲遠 琴聲顫草原上春意暖鴻雁 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酒喝幹 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酒喝幹 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一首歌可以表達一個民族的情懷,一首歌也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精神,一首歌當然也可以讓很多很多的人傳唱不息,成為這些人植根于心的一種文化。《鴻雁》屬于遊牧民族的經典創作,誕生于今巴彥淖爾烏拉特草原,這裡正是鴻雁的故鄉,水鳥的天堂。
陽春三月,萬物複蘇,大批候鳥陸續北遷,有近萬隻天鵝、鴻雁、白鹭,灰鴨、長嘴劍鸻等珍貴鳥類,長途跋涉後在途經烏拉特草原上的淺灘休息覓食,在這裡為回歸烏梁素海做最後的準備。
一路上,鴻雁的隊伍嚴密有序,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隊列。它們在高空中鳴叫着、盤旋着,時而在湖畔翩翩起舞,轉眼間又在湖中央低翔,美麗的體态,絢麗的羽飾和婉轉的歌聲,為烏拉特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自古,情深義重便是雁最為深入人心的形象。元好問的《雁丘詞》中有雲:“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也充分體現了大雁夫妻的情誼,甚至一對伴侶中,誰若先逝去,另一個也不會獨活。
古時傳遞書信的人被稱作“雁信”,這也和雁每年定期南去北歸從不延誤有關,這般從不爽期的鳥兒,被用來形容令人放心的郵差是最合适不過的了。
一望無際的草原,高遠的天空,排隊飛過的鴻雁,飄向天際,把離愁别緒拉得無限綿長而又高遠。當我們聽到《鴻雁》,不難産生共鳴,歌聲裡有鄉愁,有每個人心底最柔軟最美好的缱绻。
本文來源: 内蒙古文化和旅遊廳
圖片來源網絡
旨在分享交流
不涉及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