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鷹潭拼音的寫法

鷹潭拼音的寫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6 03:42:58

鷹潭有一樣小物件,你見過嗎?它的名稱非常古老,它現身于千家萬戶,它能将冬天裡的火撩撥得紅紅火火,将人們的心撩撥得非常溫暖……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1

看了上圖有沒有聯想到什麼

答案馬上為你揭曉

就是它啦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2

“火箸”?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沒用過

甚至沒見過

那肯定就不知“火箸”為何物了

以前,冬天的氣溫比現在要低很多,非常冷,要取暖怎麼辦呢?那時家家戶戶都有幾個火缽。火缽提手的下端挂着兩根鐵打的“火箸”。主要作用就是抄火,讓火缽裡被草灰蓋住的紅紅火火的木炭通通空氣,火便會旺一些,草灰下面的木炭也就不容易熄滅。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3

箸,普通話讀zhù

貴溪方言讀tú

“箸(zhù)”怎麼讀成了“箸(tú)”,這便涉及到古音的問題,普通話很多聲母是zh的詞,在貴溪方言裡聲母則是t,如:

趙(tào)、鄭(tìn)、直(ti入聲)、值(ti入聲)、

埴(ti入聲)、植(ti入聲)、殖(ti入聲)、侄(ti入聲)、

秩(ti入聲)、重(tōng、tóng)、妯(tu入聲)、軸(tu入聲)、

逐(tu入聲)、拄(tǔ)、住(tù)傳(tèn)、篆(tèn)……


“箸”,其實就是“筷子”

翻開《新華字典》可以看到:箸,筷子

原來古代不叫“筷子”,叫“箸”

據《韓非子·喻老》記載:“昔者纣為象箸,而箕子怖。”可知商纣時期便有“筷子”此物,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曆史已有3000多年了。

李白《行路難》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杜甫《麗人行》有“犀箸厭飲久來下”。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4

“箸”在明代發生了變化。明陸容《菽園雜記》雲:“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因為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别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被白蟻蛀了,那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所以見了“箸”便反其義而叫“快”,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滞,呼為快子。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後人為了區分名詞的“快”和形容詞的“快”,便将名詞的“快”字上加了個竹字頭變成了形聲字“筷”,于是才有了今天的“筷子”。

那麼

“火箸”是不是可以叫“火筷子”呢?

翻開《現代漢語詞典》:火筷子,夾爐中煤炭或通火的用具,用鐵制成,形狀像兩根筷子,一端由鐵鍊子連起來。有的地區叫火箸。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5

在古代文集中也常有“火箸”的用法,如:

《新唐書·地理志一》:“邠州新平郡上貢剪刀、火箸、荜豆。”

《水浒傳》第二十三回:“那婦人見他不應,劈手便來奪火箸,口裡道:‘叔叔不會簇火,我與叔叔撥火;隻要似火盆常熱便好。’武松有八九分焦躁,隻不做聲。”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6

《紅樓夢》第五十回:“湘雲聽了,便拿了一支銅火箸擊着手爐。”

“火箸(zhù)”在現代漢語詞典裡有該詞條解釋:方言名詞,火筷子。

我們貴溪先輩則

将“火筷子”叫得文绉绉的——“火箸”

且口耳相傳幾千年

形成了古漢語的活化石

火箸是古代家庭生活小用具,其詞語卻也用在高雅之處呢,如:清包世臣《藝舟雙楫》中說:“大令草(王獻之的草書)常一筆環轉,如火箸劃灰,不見起止。”火箸畫灰,指書法要上下一氣以貫之;又如:米芾在《書史》中稱贊《中秋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未,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鷹潭拼音的寫法(這個小物件鷹潭話怎麼念)7

王獻之的《中秋貼》

想不到我們貴溪民間一件普通的小小的用具其名稱還是古漢語詞語。

來源:葉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