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的鮑勃·迪倫)在他的擁趸與诋毀者當中都激發了程度極為強烈的個人參與,以至于人們不允許他成為偶然現象。世人渴望一個征兆,他們曾經圍繞在他的身邊,隻為等待他丢下一個煙蒂。一旦他真的這麼幹了,他們便悉心分析他扔下的東西,尋找其中的重要意義。可怕的是,他們真的能夠找到——而且它也的确非常重要。”
這是《談鮑勃·迪倫:精選評論集1968—2010》一書序言中的一段,作者格雷爾·馬庫斯随後寫道:“這就是我成為作家的起點。”
格雷爾·馬庫斯是美國文化批評家、樂評人,被譽為“第一代搖滾評論家的先驅”,也是“跟蹤”鮑勃·迪倫數十年的人。《談鮑勃·迪倫:精選評論集1968—2010》如同一部以鮑勃·迪倫為主的美國流行音樂文化史,并且跳出音樂範疇,探究美國社會風潮的變遷。
鮑勃·迪倫當然值得書寫,他絕非一般的流行文化代表人物,而是一個從創作到人生,恰恰與美國、與大時代、與無數風潮重疊的人物。當他在舞台上吸引着一代美國人的目光時,不但繼承着美國的過去,展示着美國的現在,還預言着美國的未來。
鮑勃·迪倫也從不缺乏記錄者,但無數人來來去去,唯有馬庫斯堅持了數十年,與自己所記錄的人一起度過跌宕時代。
正如《紐約客》所言,“他(馬庫斯)仍是一個繪制地圖的人,時而描繪烏托邦,時而描繪末日。他仍在舊地圖上搜尋新的天地。”
這幅地圖過于複雜,以至于許多人無法讀懂。此書譯者董楠就坦言:“馬庫斯的書是有一定閱讀門檻的,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知識儲備,或許還需要一些耐心。”
董楠還在譯序中這樣描述鮑勃·迪倫:“同任何在人生早年登上巅峰且幸運或不幸地未能英年早逝的人一樣,持續終生的詛咒随之降臨。曾經順勢将他推向高空的時代巨浪開始了足以令人粉身碎骨的下滑;曾經如同火山噴發般的靈感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寸寸枯竭;早年的成功巨大陰影更是始終籠罩在他頭上。他,一個如今已是近乎江郎才盡,被後輩視為恐龍的狼狽中年人,依然要在這個吉米·亨德裡克斯、詹尼斯·喬普林、吉姆·莫裡森于27歲死去;‘披頭士’無可挽回地解散;伍德斯托克的純真被阿爾塔蒙特的血迹葬送;在伊甸園之夢已經醒來的世界裡尋找自己、失敗,再一次尋找自己、然後再一次失敗。他曾經嘗試贊美家庭生活,最終卻以(兩次)離婚告終;他曾經嘗試贊美信仰,最終還是向平庸的事業心投降。他曾經一次又一次令世人也令自己失望,然而始終沒有停下跋涉的腳步。”
在這段路途上,“有少數同樣自由堅韌的靈魂,他們并不過于靠近,隻在一定的距離之外,以熱切而又嚴厲的心情始終旁觀,并且以文字或其他載體,做了寶貴的記錄和見證”,比如馬庫斯。
馬庫斯對鮑勃·迪倫可并非隻有贊譽,書中的記錄甚至從一句“這是什麼鬼”開始。多年下來,除了鼓勵與贊美,馬庫斯還貢獻了數不清的指責和擔憂,那些批評毫不客氣,卻可視作最深沉的愛與尊重。
這一切基于最深的了解,在馬庫斯的文字中,鮑勃·迪倫不同時期的作品乃至細節,總因馬庫斯的發散性思維而隔空碰撞,建立種種聯系。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擺脫“在生活中聽音樂”的方式,而是要将音樂當成生活本身。
也隻有這樣,才能在音樂中感知世界的變化、社會的變化,還有自身心境的變化。簡單點說,便是同一首歌,在不同的年紀聽來會有不同的認知。
馬庫斯在書中這樣描述自己對61号公路的認知:“1965年,第一次聽到鮑勃·迪倫的歌《重訪61号公路》,我目瞪口呆。刹那之間,它在我心目中成了一條神秘的道路,一個充滿顯聖與幻象的地方。那條公路離我生活的地方足有兩千英裡,它顯然成了一個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歌中說,在那兒,如果你知道該怎麼去看,你就能夠看到一切業已發生。61号公路是宇宙的中心。鮑勃·迪倫是想說,如果你用足夠的努力去思考和觀察,就能理解整個人類曆史,一切故事和句子的組合都在你眼前展現,大路就是你最了解的那條道路。這首歌爆裂開來。”
這樣的震撼,在多年後有沒有變化?有左翼傾向的馬庫斯已經知道,“在美國音樂裡,‘大路’其實是一個建立在階級、性别歧視與種族之上的狹隘主題”,但是,有些情緒不會改變。
在馬庫斯看來,鮑勃·迪倫是從二三十年代布魯斯與鄉村歌手的傳統中走出來的:離開這個地方,來到公路,離家鄉五百英裡,不知道去往何方,把一切都抛在身後。沒有人能像這個來自明尼蘇達州希賓小鎮的優雅的中産階級猶太人、大學辍學生這樣,如此令人信服地實現這樣的目标。
所以,當馬庫斯自己駕車在61号公路上走上一趟時,盡管“感覺跟開在任何公路上沒有兩樣,什麼也沒發生”,但“這首歌依然沒有失去一絲一毫的力量,至今也是如此”。
而且,它并非隻是一首歌,“大路”也并非一個單純的空間概念,它意味着方向,也意味着失去方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鮑勃·迪倫與馬庫斯真可算是“天作之合”。被許多人視為無法解構的前者,正需要天馬行空般的後者來書寫。當音樂不僅僅是音樂,馬庫斯從社會學與曆史文化等角度的切入,一方面能夠回答人們腦中的問号,一方面又增加人們腦中的問号,就像鮑勃·迪倫的音樂那樣。
當然,還要感謝深度樂評的時代,相比舊日的單薄,60年代末恰恰是樂評開啟嚴肅化的時期。面對此前無法被書寫的鮑勃·迪倫,這個世界找到了接近正确的書寫方式,也找到了最合适的那個人。
來源: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