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一個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情,當大家的意識逐漸培養起來,政策的落地會變得簡單且行之有效。
周冬雨
◆ ◆ ◆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何豆豆
►南方周末:最近扔垃圾的時候,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
周冬雨:我媽對垃圾分類比較在行,小區裡有定時回收的規定。我個人覺得廚衛垃圾比較難處理,湯湯水水很多。過去,主要憑感覺簡單分類,放到不同種類垃圾回收點。對于一些塑料、紙張,知道是可回收的,锂電池、燈泡等是有害垃圾。最頭疼的地方可能是一些物品确實不知道屬于哪類垃圾,以後慢慢積累就越來越清楚了。
►南方周末:垃圾分類後,狗狗便便成為熱門話題,你準備如何處理寵物糞便?
周冬雨:家人至今沒同意我養狗,但如果遛狗的話,得随身攜帶清潔工具。我身邊的朋友都把狗狗便便用紙巾或者塑料袋包起來扔掉或者在馬桶裡沖掉。如果我未來養寵物,這也給了我很好的參考。
►南方周末:作為演員,在減少垃圾産生方面,你觀察到劇組有哪些變化?
周冬雨:現在大多數劇組已經有專門的師傅做飯,已經大量減少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而且現在片場已經有很多人會帶自己的碗筷,從個人做起減少使用塑料制品。
►南方周末:平時如何獲取垃圾分類知識?垃圾分類要切實落地,最主要依靠什麼?
周冬雨:我從網絡上看到的比較多,前幾天看到一張圖片是鳥媽媽把煙頭誤認為食物喂給幼鳥,當時就想,垃圾分類處理真的特重要。垃圾分類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節約資源,大家為了減少垃圾分類的難題會更加約束垃圾的制造和産生。同樣,垃圾分類是一個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情,當大家的意識逐漸培養起來,政策的落地會變得簡單且行之有效。
編輯|汪韬 視覺|李睿
(本文首發于2019年7月4日南方周末,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請留言。)
在“侬是啥垃圾”的“天問”之外,熱鬧的上海垃圾分類還帶來這些疑問:垃圾分完會合起來嗎?中國垃圾分類推行了19年,為何現在忽然火了?為什麼火的是上海?股市飄紅的背後,垃圾産業真的賺錢嗎?日本垃圾分類為什麼能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